美丽“滨城” 攻坚•访谈丨经开区:担起美丽“滨城”建设核心区之责——访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尤天成

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1-02-22 22:08

1614001747839009472.jpg

开栏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美丽“滨城”的关键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启航之年,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目标催人奋进,美好愿景令人向往。

在全国上下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激发再创业精神之际,为将全区上下思想观念与行动凝聚到美丽“滨城”建设上来,大力发扬“二次创业”奋斗精神、新时代“滨海精神”,更好营造“滨海人爱滨海,滨海人建滨海”的浓厚舆论氛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今日起,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美丽‘滨城’攻坚•访谈”专栏,将采访新区各开发区、委办局、街镇、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聚焦滨海新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的新作为、新招法、新举措、新成效;充分报道新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瞄准“一基地三区”定位,坚持制造业立市,高举智能科技大旗,加快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的举措成效;追踪打造全市第一、全国一流、世界前列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最新进展,以及建设美丽“滨城”,重要城市规划布局,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与最新进展等内容;挖掘引育新动能、脱贫攻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以激励全区上下满怀信心再出发、再创业,为共建美丽“滨城”努力奋斗。

津滨网讯(记者 王梓 报道 贾成龙 摄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滨城”发展的核心区,核心区建设质量直接关乎“滨城”形象。按照天津市提出的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目标,2021年,经开区将朝着哪些方向迈进,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带着这些问题,21日,记者采访到了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尤天成。

1613998082554018327.jpg

规划引领 加快美丽“滨城建设

“市委、区委对经开区寄予厚望。前不久,天津市‘两会’期间,李鸿忠书记强调要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要敢闯敢试、务求事功,切实承担全市发展的之‘半’之责,打造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尤天成表示,经开区作为美丽“滨城”核心区,今年要在规划引领方面下功夫,聚焦核心地段,打造城市标杆。同时,做好资源盘活,激活城市载体。此外,还将通过完善功能配套,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成为美丽“滨城的窗口和名片。

在聚焦核心地段、打造城市标杆方面,尤天成提出,经开区要狠抓三个重要节点做文章。一是以滨海高铁站为中心,完善周边规划布局和功能配套。二是结合塘沽南站进行系统性策划,让老文物焕发新生命,与茱莉亚学院、塘沽外滩连片打造活力滨水商业景观空间。三是结合周边新建高品质居住区形成滨城核心宜居宜业片区,打造紧密联系的开发东区生活区、天碱国际社区、于家堡-响螺湾商务区,塘沽南站滨水商业休闲区,多片联动、向心汇聚的城市高地。

1613998116561091504.jpg

城市有“人气儿”,经济才有活力,滨海核心区的代表中心商务片区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城市人气不足,缺少烟火气。为了激活城市载体,解决这一瓶颈,经开区将尽快给“老楼宇”穿上“新裙子”。“我们会与开发主体一家一家谈,一栋楼一栋楼研究,‘一楼一策’加快解决,今年要全部启动起来。”尤天成表示,同时,经开区要创新政策,探讨盘活楼宇资源突破性办法,探索商务楼宇长租、整栋及分层销售模式,让企业愿意来、租得起、留得下、住得好。要加大招商力度,今年中心商务片区楼宇办公要新增人员5000人以上。

城市功能品质,直接决定城市吸引力。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经开区将对标天津中心城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努力“补短板”,以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建成宜居宜业、繁荣幸福的现代化新城提供有力支撑。

1613998143411073519.jpg

多管齐下 提升城市功能配套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1年,经开区将在教育、医疗、商业、住宅配套、交通等方面着力入手,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配套。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经开区户籍人口10.6万人,6岁-18岁学龄户籍人口1.4万人。现有中小学7所,幼儿园22所,其中公办园5所。近些年,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生育政策的调整,经开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位紧张、升学压力传递等现象。对此,经开区将从“布局”与“质量”两个方面发力。“我们会加快新建幼儿园、小学建设,优化区域校网布局,同时还将引入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天碱、于家堡等新开发地区的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导入。”尤天成表示,今年,于家堡第一幼儿园建成将投入使用。天碱小学正在进行设计,也计划在年内要开工,建成后计划引入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管理。泰达实验学校西校区计划今年6月竣工。同时,经开区将加快开展耀华中学滨海分校、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筹备。

面向“滨城”建设新目标,要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经开区将着力引进一家国际化医疗机构(中加儿童医院),推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打造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互联互通,院内院外、协同联动”服务模式,与海油医院、泰达医院、中海油直升机公司合作,将“互联网医院”的可穿戴设备推广到海上作业平台,开创立体120联合救援的泰达模式。据了解,今年,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滨海中医院将竣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技楼、介入中心、停车楼等项目也将开工建设。

商业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据尤天成介绍,今年,经开区将重点推动周大福金融中心酒店装修和K11商场投入使用。推动抖音产业园入驻环球购地下商业街,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导入抖音IP和年度活动,打造网红打卡地。同时,以“亚洲杯”足球赛为契机,经开区将启动泰达足球场周边商业提升改造,启动塘沽南站保护性开发策划研究,丰富“滨城”居民文化生活。 

在住宅配套方面,经开区今年将重点推动高铁东、中梁滨海湾、格调林泉二期等21个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推动旭辉地产地块、泰达建设MSD-I区地块等新项目开工建设。经开区将借鉴于家堡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发展理念,推动泰达MSD及天碱片区住宅项目,打造绿色健康舒适生活组团。同时,从小区环境设计、街道景观、园林绿化等方面不断优化居住环境,刷新城市居住体验。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人居环境、经济、产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轨道交通,尤天成介绍道,经开区将以地铁B1、Z2、Z4线建设为契机,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公共交通枢纽引入TOD开发模式。同时,充分借助高铁站对人口的虹吸效应,打造好吸引人口的重要引擎。京沪二线高铁通车后,滨海站将从京津城际的末端站转变为重要的枢纽站,下一步将在交通、配套方面做好衔接。在重点项目上,要重点突破塘沽南站搬迁工作;推动洞庭路地道工程按计划竣工;加速推进安阳桥、于新桥复工,便捷两岸居民、职工往来。

重焕生机 积极推动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是城市建设发展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必然要求。由于经开区开发早,建设早,起步工业区有些地方已经破旧,核心区功能有待提升,需要重新焕发生机,为此,经开区便提出了城市更新的建设思路。

在东区工业区,经开区将以东区四街至七街范围为试点,有效发挥东区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和土地价值。据了解,经开区计划从空间、产业、项目等多个维度开展工作,研究几个重点片区项目策划。“我们要以企业为主导,引入社会资本,重塑空间环境,提升产业质量,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尤天成告诉记者。

而在实施推动上,经开区将充分借助新区政府近期和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鼓励与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混合使用,发挥出土地综合效益。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