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稿源:新华社   编辑:马润荞   2024-06-27 20:18

新华社天津6月27日电(记者王宁)在天津市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中,26岁的小雪(化名)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在戒毒所的谈话室,记者见到了小雪。

白皙的皮肤、利落的短发、整洁的衣服……初见小雪,记者发现她与普通的“95后”并无明显区别。

今年5月,小雪因吸食新型毒品被警察抓获,后被送到这里强制隔离戒毒。这已是小雪第二次走进戒毒所,距离她初次接触毒品已达11年之久。

  小雪在天津市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绘画治疗室进行绘画治疗。新华社发

“听说能减肥,尝了第一口”

小雪出生在天津,12岁时,父亲去世,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比自己大15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那时我妈开饭馆忙,不怎么管我,又赶上青春叛逆期,不爱学习,听不进去劝,慢慢脱离了正道。”她说。

初中毕业后,小雪进入天津某中专读书。她依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认识了一帮“不三不四”的朋友,“当时听说,吸毒可以减肥,效果特别好。出于好奇,就尝了第一口。”

“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很亢奋,连续吸了几次之后,减肥确实见效了,瘦了10多斤,但精神状态很不好。”小雪后来才得知,她所接触的毒品是冰毒,成瘾性很强。

小雪第一次因吸毒被抓,是在她接触毒品的第二年。“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溜冰’,被警察抓了,拘留15天,然后进行社区戒毒,也因此被学校开除了。”她回忆说。

这时,小雪深切感受到了吸毒的代价——原来的同学都离她而去,曾经要好的朋友也不再联系,家人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自己也没脸见人。

“那些昏暗的日子,不堪回首”

过去十年间,小雪的大多数时间在吸毒与戒毒之间徘徊。面对新的两年强制隔离戒毒期,她直言:“过去的生活,实在荒唐!”

2014年起,小雪经历了3年的社区戒毒,这期间,她远离了毒品,戒毒已见成效。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她结识了新的男朋友,在他的怂恿下,再次接触冰毒。这一次,她陷得更深。

“那段时间是最昏暗、最疯狂的日子。”小雪回忆道,当时和母亲吵架,便离家出走,整天和男友在一起,吸食冰毒、玩游戏,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实在累得受不了后,再睡上一天一夜。

小雪说,毒品对身体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她接连出现了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错乱等一系列问题。不久后,小雪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有社区戒毒史,这次她被送进了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为期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现在回想起来,庆幸自己被抓了,否则还不知道要继续堕落多久。”小雪心有余悸。

这两年内,小雪接受了系统的戒毒治疗和教育,通过一系列检测后,于2021年回归社会。

她认识了开网约车的新男友。“每天早上他把我送到我妈那里,晚上过来接我,日子过得简单、规律。”小雪说,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想要好好生活。可惜,两人没能修成正果,因性格不合于今年初分手。失恋的痛苦,让小雪再次将目光投向毒品。

小雪承认,这一次,主要是“心瘾”难耐。因为已是重点被关注对象,小雪刚涉毒不久,便被公安机关发现,开始了第二次强制隔离戒毒。

“好想回到少年时,重新来过”

“刚进来时很焦虑,感叹自己又失去了自由。”小雪说,经过戒毒所干警们的耐心疏导、帮助,心情好了很多,开始专心戒毒。

小雪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她和其他戒毒人员坐在一起学习,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身边是同龄的同学。那时,她不知毒品为何物;那时,她的人生无限美好。

一瞬间,悔恨涌上心头,小雪泣不成声,“可惜已经太晚了,只希望自己的教训不要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总结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小雪说,有两句话想告诉青少年朋友们。第一,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第一口,毒品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戒除;第二,不要被新型毒品的外表迷惑了,它们对人的身心危害更大。

毒品让小雪失去了自由和健康,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她说,自己最对不起的还是辛苦养育她长大的母亲,“这次出去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听妈妈的话,好好工作,开启人生新的一页。”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