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创造性回答“世界之问”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马润荞   2023-08-15 15:34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就的最大法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其各自的独特思想和文化优势和两者“结合”中解决“世界之问”的伟大抱负、伟大智慧、伟大方案,为人类文明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提供了一把重要锁钥。

一、 “第二个结合”具有回答“世界之问”的伟大抱负

马克思从中学毕业就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欧洲,生成于欧洲,但其理论视野却绝不限于欧洲,而是整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史向世界史转变的深刻预见,对人类面临难题的深刻洞察,对“自由人联合体”光明愿景的深刻期待,既是马克思所处历史时代的精神精华,又是对国度和时代的历史超越,更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世界问题、解决世界问题的伟大志向。马克思主义因此始终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双重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中国有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中华民族是有着崇高社会理想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携带着“天下为公”的天然基因和本来诉求。孔子为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而周游列国,孙中山将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凝聚为“民有、民治、民享”。所有这些,无不折射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人民”的悲悯情怀,“民为邦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社会承诺和价值理想,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世界担当。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充分耦合与紧密相侔,展现了“为人类求解放”与实现“天下大同”“寰球同此凉热”的伟大抱负。

二、 “第二个结合”具有回答“世界之问”的伟大智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具有回答“世界之问”的伟大志向,而且具有解决“世界之问”的能力和智慧。

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解放为主题,制定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革命“重建社会”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特别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伟大论断,既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阶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致力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撑,又为我们观察和把握当代世界发展格局,解决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实践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蕴含着丰富而珍贵的解决“世界之问”的思想智慧。在漫长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积淀的世界观、天下观、治理观、国家观、价值观等契合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解决世界现代性内在危机与冲突提供了思想启迪。“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思想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求同存异”的文化理念,为冲破资本主义对现代化的垄断提供了精神元素;“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宏大观念,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思想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鉴古知今”的历史思维、“祸福相生”的辩证思维、“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下情怀,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为我们正确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塑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内核,构筑了中国人看待世界与人类发展的独特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中华文明血脉相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民族智慧,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守正与创新的共融。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化社会相协调,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 “第二个结合”具有回答“世界之问”的伟大方案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力量、民族特点、民族优势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中。这两种思想理论和优秀文化的创造性结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及思维方式,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世界观。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南北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死灰复燃,严重威胁着国际秩序稳定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胸怀世界变革大局,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且解决全球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主张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立己达人、坚守创新,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创造了新形态。在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为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注入了新的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的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为民本质”,根生于中华文明“民惟邦本”。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和平属性”,蕴藏于中华文明“贵和尚中”。中华文明从根本上滋养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与文化感召力,既是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和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鲜明文明导向。

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让这“第二个结合”同“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道,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作者田鹏颖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天津日报8月14日09版)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