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首个亿吨级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累产原油突破4500万立方米

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4-11-08 22:39

记者11月7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首个亿吨级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累产原油突破4500万立方米。

据介绍,该油田开发20余年,经过多轮次挖潜,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油田主力砂体采出程度高,持续稳产难度大。目前,油田未动用储量主要集中在“薄、差、小、散”的非主力砂体中。这类砂体在地震解释资料中往往响应微弱,难以清晰刻画储层展布形态,井位部署困难,开发难度大。

生产科研人员通过数据统计发现部分井在弱响应区也钻遇了厚储层,弱响应区不代表必然是薄差层。为找到弱响应区中的优质“甜点”,地质、油藏以及物探等专业人员组建攻关团队,一方面物探专业人员通过深入挖掘钻井、测井等数据资料,发现地震资料弱响应区储层厚度不尽相同,存在井位优化空间;另一方面地质油藏专业人员结合大数据分析与正演模拟技术,通过多种沉积环境下地震响应模拟,对砂体夹层、低孔隙度等干扰因素进行了层层剖析,精确描绘了砂体的真实形态,为井位部署提供确切依据。通过攻关团队的联合协作,成功指导油田部署多个优质井位,有效盘活了40%的难动用储量,使油田潜力变得“有形可触”。

此外,该油田储层物性差异大,不同层位的油水产出可谓天差地别,注入水沿大孔道从注入井窜流到采油井,造成油田含水上升快,水驱效率低,制约油田高效开发。为提高油田水驱效率,高效开发油田储层,生产科研人员深化油藏精细开发研究,针对井网智能优化注采方案不断丰富创新金点子。结合油田实际将传统渗流实验方法从“一维单向”升级为“三维三向”,使储层流体流动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进一步明晰水驱过程的主控因素,同时充分利用海量油田数据,结合大数据智能优化算法,对油田注采过程进行智能监测,实时计算优化参数,提高拟合精度,逐步制订“一井一策”的精细调控策略,从注入端和产出端双向协同发力,解决了水驱效率差的难题。

截至目前,油田已实施精细调控百余井次,累增油超10万立方米,油田老井含水上升率下降1%,充分挖掘了油田潜力。记者了解到,油田的技术创新不仅为海上老油田深度挖潜与高效开发探索了新方向,并且有力推动了高质量数字油田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筑牢根基。

(天津日报记者 王睿)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