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大邱庄——解析一个民营经济焕新跃升的样本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马润荞   2024-10-06 12:32

大邱庄,团泊湖畔的一片“盐碱窝子”,曾在改革开放之初创造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奇迹”。这片一度在全国兴起“大邱庄热”的土地,如今怎么样了?

独流减河缓缓流淌,团泊湖水静静倾听。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洪流中,大邱庄没有停下脚步。今年9月,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公布,大邱庄“龙头”企业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发集团)连续19年位列其中。统计显示,近5年全镇的焊管年均产量达1423万吨,占国内焊管总产量的23%,全球占比超过15%;这里拥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项,累计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涌现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已成为焊管制造业的“窝子”、民营企业扎堆的“窝子”。

静海区大邱庄镇。 记者 潘立峰 摄

又是秋天,又见团泊湖。近日,记者走进静海区大邱庄镇,探访焊管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历程,采撷一朵朵改革浪花,记录一段段创新故事。

“智”的赋能:焊管有了“身份证”

繁忙!繁忙!

一大早,大邱庄工业区百亿道上的车辆穿梭忙碌。

大邱庄有企业600余家,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工业产值占静海区近41%。

每天约有4000辆货运汽车往来于此,一车车焊管产品被发往全国各地。

货车驶入天津市天应泰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应泰)。司机扫码登记信息,门口大屏幕实时显示车辆业务状态,自动生成配送方案,电子称重结算……

这家企业日均约有160辆货车进出。一套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让货运司机节省了下车装货时间,也让公司进一步降低了整体物流成本。

“北院区的那条生产线好像暂停了,可能是设备出现状况,马上去看一下!”

记者初见天应泰副总经理任家亿时,他正通过企业“智慧大脑”——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系统进行实时调度。

这位“90后”年轻人思维缜密,话虽不多,但句句说到点儿上。“2021年,公司正式提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思路。”任家亿说,“焊管行业竞争激烈,只有靠创新来赋能增效。”

厂房干净整洁,员工操作有序,生产警示语标注清晰……天应泰的精细化管理方式,让人对焊管生产有了新认识。

“每根焊管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输入标识号码,可以准确获得生产数据。”任家亿指着整齐码放的焊管成品说,“今年,我们在业内最早实现‘单管单码’追溯,保证了管理效率和产品信誉。”

深耕镀锌带焊管研发生产17年的天应泰,产品行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多国建有分公司。

从2020年起,为创新“单管单码”技术,天应泰进行了10多次方案更新调整。“我们曾多次想放弃,但想到能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就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干。”作为大邱庄青年企业家,任家亿有自己的发展思路。

“大邱庄是全球焊管产业中心,可以说全国每五根焊管产品就有一根来自大邱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这里是观察我国焊管产业变迁和北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窗口’。”

“质”的提升:一场“割肉剜心”的转型

绿色转型是道必须迈过的“坎儿”。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大邱庄产业结构偏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2017年,在中央第一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情况中,大邱庄被点了名。

当年,全镇关停取缔近20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对其他企业进行环保整改。到2020年底,团泊湖周边的天津天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冶金集团轧三钢铁有限公司相继停产,退出炼铁产能410万吨、炼钢产能450万吨,直接和间接影响静海区减少工业总产值约367亿元、税收总计达13.15亿元。

“绿色转型是‘硬杠杠’。大邱庄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焊管产品也存在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利润不高、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需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的协同提升。”张龙强说。

“亲手淘汰经营多年的生产线,无异于‘割肉剜心’……”任家亿回忆那场“环保风暴”心生感慨。企业先后淘汰了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继新增设智能化污水处理设施后,2018年又上马了国内最先进的焊接设备,目前已装备15条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型镀锌带焊管生产线。

经历绿色蝶变的不止天应泰。

天津市兆利达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利达)董事长沈长伟回想往事,仍历历在目——

“整改!”

“再改!”

“还得改!”

“再改!”

四次调试后,兆利达车间达到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标准。

“我们多是农民出身,环保意识跟不上,缺乏经验。废气处理系统改了多回。”沈长伟回忆,“当时,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也有抵触情绪。”

那时,沈长伟反复给管理层开会:“环保必须达标,整改必须到位!”兆利达投重资、上设备、学技术,在各级环保部门的帮助下,几经努力,做到烟尘密闭回收、废水零排放。

如今,兆利达、天应泰都已被认定为天津市“绿色工厂”。

不仅是绿色转型,标准迭代、市场波动、资金周转……个个都是企业要不断跨过的“坎儿”。

兆利达是行业中最早以机器焊接工艺取代人工焊接的。2014年至今,镀锌带焊管产品始终保持全国产销量首位。沈长伟说:“今年,钢铁行业确实很难,但兆利达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销量都增加近20%。”

“改革开放以来,大邱庄积累了深耕钢铁产业的财富和资源。”静海区大邱庄镇商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张延林说,“在我们这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次行业标准升级,都是‘倒逼’,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

“制”的优化:一段“小插曲”与一个大葫芦

民营企业的信心从哪儿来?

在天津市鑫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丰公司)的二期生产线施工现场,大邱庄镇副镇长王军讲起一段“小插曲”。

2020年,收购这块土地的鑫丰公司董事长孙建民一度愁容满面。

“地块原建筑的遗留问题,着实让人头疼。项目无法按规定期限竣工,违约了怎么办?”孙建民急得不行。

当时,在盘活工业存量用地中,多家新投资企业遇到类似问题。镇党委和政府急企业之所急、谋企业之所盼,频繁地与各级规划资源、行政许可等部门沟通、协调。

3个月后,问题解决了,孙建民心里踏实了。2021年,鑫丰公司决定再建一条生产线,在大邱庄的投资总额增至6亿元。

“民营经济对静海区,对大邱庄镇举足轻重。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更是我们‘自己人’,他们不是孤军奋战!”静海区委统战部部长、大邱庄镇党委书记刘启建说,“传统产业并不一定就是‘夕阳产业’,不能简单地放弃。要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改革的思路完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焕新。”

信心来自政商互动机制,也来自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2009年创业至今,兆利达经历了焊管行业的潮起潮落。在沈长伟看来,企业不能把成败完全归因于市场环境,要强调自身的治理效能。“顺境逆境,企业都要面对。逆境时的抉择,往往更关键。”沈长伟说,“生意红火时,闪过转投转产的念头;市场难干时,也闪过收手关门的念头。2018年初,兆利达也在彷徨观望。”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给包括兆利达在内的全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之后的兆利达,加紧了深耕步伐。

沈长伟办公室里有两件“宝贝”。一件是今年4月荣获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对公司300余位员工团结奋斗的褒奖。金灿灿的荣誉奖牌就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

另一件是一个半米高的大葫芦,上面是纯手工烙画的腾飞彩龙、兆利达办公楼、企业标识……这是企业的老员工鲁永利亲手制作并于今年春节送来的,凝结着满满的祝福。

鲁永利2010年入职,2017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离职。他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了兆利达。

“上班没几年我就犯了腰痛的毛病。企业并没有辞退我,而是安排我做库房管理工作,还为我安置了一张床,方便在库房休息。”鲁永利回忆起来有些激动,“治病过程中,沈总还专门到家看我。人心换人心。现在我虽然离开了企业,但一家人与兆利达感情很深。”

“企业员工大多来自农村,一个人背后是一个农民家庭。企业与员工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把企业办好也是社会责任。”沈长伟端详着大葫芦,抿嘴笑道,“有时自己想‘打退堂鼓’,一看到员工,我干劲儿就上来了。”

志在万里:产业焕新再出发

又一个“单项冠军”!

天津友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货车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 潘立峰 摄

今年5月,天津友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发管道)凭借钢塑复合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也是友发集团旗下拥有的第二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友发管道的创新产品曾被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输水重点项目,将预计的548天工期大幅缩减至75天。

企业与天津大学携手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柔性承插式钢塑复合管。“技术顾问钱乐中老先生带领团队自制内径测量尺,深入一线测量,通过大量实验观察分析,采取旋转再成型的方法,攻克技术难关。”公司技术部部长乔学武说,“这正是友发精神。”

“风雨兼程二十载,初心始于团泊洼。……万众一心千亿梦,雄狮天下再出发!”——这是2020年友发集团成立20年时,董事长李茂津写下的诗句。

今年9月,李茂津作为特邀主宾出席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2024年全球钢铁峰会”,并与当地企业、机构开展洽谈。友发集团“由千万吨迈向千亿元,做全球管业第一雄狮”的脚步不曾停歇。李茂津说:“无论面临什么挑战,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是我们的核心战略。”

不仅是友发集团,大邱庄镇党委副书记寇永娟表示:“大邱庄正整体推进产业跃升,不断完善‘强链、延链、补链’举措。”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静海区光伏商会会长、天津市瑞丰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娟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决定将发展重心转到光伏支架等新能源领域,成为大邱庄企业奔向“新蓝海”的代表。

总部设立于北京的东方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装配式建筑界的领军企业,2022年企业在大邱庄落户投产,开辟了全镇产业“新赛道”。东方诚(天津)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多海根说:“我们选择这里,因为有友发集团等‘龙头’企业,有一流的原材料供应链,可以‘就地取材’。”

……

大邱庄的故事仍在继续。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