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4-10-01 00:51
梁凌●青春秘史
每次从娘家回来,书若都要带回一兜回礼,很特别的回礼,如果不是书若说出,别人打死也想不到她的帆布包里究竟装了什么。就说这个中秋节吧,你猜猜,一位九十六岁高龄的母亲,会送七十岁的女儿什么?月饼?牛奶?点心?瓜果蔬菜?……错了,全错了。书若的礼物,照例是一成不变的——书!
也许聪明的人,能从她的名字里猜出一二:书若——若书。七十年前,当书若的母亲在新华书店检阅一架架书时,肚子里的孩子蠢蠢欲动。母亲看着手里的书,嘴角渐渐上扬,因为她想起两个字,“书若”。
所以书若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注定要在书香里孕育成长。当书若刚有记忆,个头不及柜台,已经变成了母亲的小尾巴,在书山书海里“走街串巷”。书店除了卖书,还卖画,画都编了号,一号二号三号,一摞摞叠着,顾客要几号画,从下面抽一张便是。画上多美人:天仙配、金陵十二钗、七仙女……那时候的人们都爱买画,结婚送画,过年送画,生娃送画……送画是“天津大饼——卷一切”。一张画贵的一毛多钱,便宜的只有几分钱。
母亲工作忙,住书店,没时间管家里的柴米油盐,书若只在吃饭时才能跟母亲见上一面。母亲吃过饭,把碗往桌上一磕,就又急吼吼去上班,接下来都由外婆料理。母亲的算盘,是全书店打得最好的。书店每月盘点的两天,是母亲的高光时刻,算盘珠子被她拨得“噼里啪啦“,一夜响到明。这两夜,也是书若最精神的时刻,无论多晚,她都把眼睁成夜明珠。她在等,等书店的深夜加餐——“火烧馍夹卤猪肉”。
不过即便没有火烧馍,书若依然是全班最幸福的孩子。班里的农村娃放学回家打猪草,书若的田野是书店。书若跟在母亲身后,整个书店都是她的近水楼台。小人书,还有数不清的小说,如《苦菜花》《烈火金刚》《静静的顿河》……只要书店有,想看哪本看哪本,想看多少看多少,看得废寝忘食。
书若的幸福,还缘于书店子女独有的优越感。新华书店后院里,有书若的家。开学前夕,院里书香阵阵,书籍成山。课本和教科书解开后,一院子都是整张整张的大牛皮纸,这对书若来说,比新衣服还珍贵阔绰。班里除了书若,谁家有这样大的牛皮纸呀?比大案板还大。面粉布袋空了,在地上铺张大牛皮纸,布袋口朝下一抖搂,面屑子纷纷落下来,再用牛皮纸归拢。
这些牛皮纸,也让书若在同学间闪闪发光。开学发新书,新书都要包书皮,同学们大都没有包书纸,何况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牛皮纸?而书若俨然一个大富翁,牛皮纸大堆大堆。书若“一掷千金”,豪气干云,承包了一项浩大工程——给全班同学免费提供包书纸!当大家都领到牛皮纸,齐刷刷低头包书,教室里响起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时,小小的书若,感觉自己相当相当的“了不起”,身体窜得跟门前的小叶杨一样高,在风里快活地拍手。
书若长到十二岁,姥姥认为女孩子应该干点针线活。但母亲坚决反对,说针线活没技术含量,不如多看两本书。
书虽然不像首饰衣服让人光鲜,但藏在肚子里的东西,时间长了总能露出来。比如,人人都说书若有气质;再比如,大家都喜欢听书若说话。书若跟人说话,如果想表达什么意思,不会单刀直入,而是会像《诗经》一样,先来个赋比兴,铺垫够了,才行云流水。
书若的母亲,九十六岁还思维清楚,可能也跟爱看书有关。“生命在于运动”,大多人的理解是运动肉身,而母亲的运动在大脑,大脑才是人体司令部。
现在,母亲拄着拐杖,踏着碎步,走到自己的书架前,用放大镜照着那一排排宝贝。书若撑着布兜,母亲把一本本书“扑通扑通”丢进去,就像在果园里摘果子,母女俩似要“吃尽地球花园里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