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优秀教师丨马龙:匠心筑梦甘为人梯 精神引领润物无声

稿源:津滨网   编辑:李若怡   2024-09-13 16:45

津滨网讯(记者 岳立杰 戴枭翔 摄影报道)在实验室潜心攻难关,在三尺讲台育万千桃李。他们是科学家,也是教师,“研”能解国家之刚需,“教”能育国家之栋梁。近年来,高校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科学家教师,他们以教育家精神自勉,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甘为人梯,引领学生报国筑梦。今天我们走进天津科技大学,来看天津市优秀教师马龙教授的育人故事。

科学研究 服务社会

他是放弃牛津大学科研职位回国教书的博士后,31岁从教,32岁成为教授,现任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马龙教授是一个传奇人物。从教10年来,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7项;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曾荣获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天津市重点人才工程计划人选、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业精于勤的不懈努力,更是对教学研究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我致力于在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分子检测,搞好研究只想为社会尽微薄之力。”马龙告诉记者,他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分析”,对于大众很陌生很微小,却与百姓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检测、疾病筛查和治疗效果检测都离不开它。

针对以往核酸检测速度慢、操作复杂、现场化程度低等科研难题,怎样才能快速和准确地如大海捞针般地识别病原微生物,找到危害我们健康的“敌人”?马龙数年如一日,独辟蹊径地将可编程核酸酶作为“识别”和信号转换、放大内核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关成果被著名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吴清平院士多次肯定。

匠心筑梦 甘为人梯

他说在科学家与教师之间,他更喜欢做教师。因为科学家有时候是自私的,而教师永远都是无私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卢明辉告诉记者,马龙老师热爱教学工作,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从不让一位同学掉队。作为研究生导师,甘心为学生的科研和发展铺路。他说:“在我们心中,马龙老师就是一个精神上的榜样、一个行业的标杆。他对待工作认真严谨、雷厉风行,实验过程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经常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踏踏实实做研究。同时,他会毫不保留地分享他的学习经验和实验成果,指导我们去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教学中,马龙他积极传道授业,创建以“探索创新+学科交叉+担当奉献”三个基本点为改革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促进科研能力教育、知识拓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实验过程中,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马龙教授总能坦然面对,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内动力。“科学研究当中有些挫折失败是很正常,成功其实反倒不常见。但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种失败变成成功,把偶然变成必然。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失败当中去汲取力量经验,一定会做出成功的结果。”在马龙的指导和鼓励下,他的学生中10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获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一名博士研究生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20篇,多篇为ESI前1%高被引论文。培养的多名学生现已进入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多次指导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二等奖、天津市特等奖。

精神引领 润物无声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师的信仰之基。科研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马龙常常给学生们讲起中国工业发酵奠基人金培松的故事,激励学生求学报国。

从2015年开始,他每年都参与特色助学项目“一帮一”活动,帮扶家庭困难或学有迷茫的同学。他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上的“包袱”。申请奖学金、资助出国交流、写留学推荐信,在他的帮助下,贫困的有为学子得到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把国家需求作为最高追求,这是马龙当初选择回国的初心,也成为那些在他帮助下,出国深造后回国入职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的选择。“回国的这么多年,学生从我的成长和进步也能看到他们未来的影子,增强了他们从事相关的研究的信心和动力。我觉得这就是个良性的循环。就像古诗里说的‘润物细无声’。平时没有刻意去说教,或者去讲太多的大道理 ,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日常的这种工作和交流当中,一点一点跟学生去渗透,在科研上给学生一个榜样。”

传奇的背后没有神奇,只有默默耕耘。对于马龙而言,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科技教育的大路上,只有他永不停歇的奋进足迹。最近,他和他的团队正在推进新的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他说:“近年来,全国乃至很多海外归来的高层次人才向滨海新区聚集。因为,新区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一直都处在领先的位置,这里有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在政府的鼓励下很多研究成果能尽快落地转化 ,这其实都很吸引我们的,包括滨海的人文、宜居的环境。未来,我想把新区当成我们事业的一个基地,充分利用好新区的这种人文政策、环境资源,把我们的科学研究做好,把学生培养好 ,给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和推动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