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滨海文化 践行文化使命丨王振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 增强滨城人民自豪感(附视频)

稿源:津滨网   编辑:马润荞   2023-11-18 11:42

1700194327565041918.jpeg

第九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在滨海新区举办期间,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王振良在参会之余接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就如何挖掘滨海新区的历史文化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与建议。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滨海新区的历史文化的?

王振良:滨海新区在2009年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这之前是塘沽、汉沽、大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而且在1949年前的历史上,则分属于不同的县、府管辖,形成了多元的滨海地区文化特点。塘汉大各自不同,成立滨海新区以后,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非常重要,不能对滨海新区这个概念、对滨海新区这个行政区、对滨海新区整体的历史文化缺少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来寻找共性、建立认同感非常重要。

滨海地区的历史共性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有共同的渔盐文化,共同的海防文化,共同的爱国主义文化、工业文化。其中,工业文化里独特的就是以前塘汉大三个区都有的海洋化工,这三个区的崛起其实都和海洋化工有关系。所以对滨海地区共性文化的挖掘其实还可以不断地深化。

记者:那么该如何挖掘滨海新区的历史文化呢?

王振良:我觉得,要想深化对滨海文化的认知,一定要从历史文献的挖掘入手。我这些年一直在从事地方文化,也就是天津文化的研究。那么,从哪儿入手挖掘呢?要挖掘天津的文献,也要挖掘滨海新区的文献。我说的文献指的是历史文献,指1949年以前的文献,因为文化的积累需要空间,也需要时间,滨海恰恰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文化的区域。尤其是明清以来,形成了不少地方的文献,我们在工作中寻找到了多部滨海人写的诗集,以清代的为主,也有些是民国的。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相信,滨海地区还出现过诗人吗?确实出现过诗人,而且还出现过大诗人。所以我觉得把这些文献挖掘出来,再通过编辑,可以形成“天津滨海历史文献集成”。另外,滨海地区的塘沽、大沽、新城、新河、北塘、汉沽、营城等,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古镇,这些古镇最少在一百年的历史过程中保留下很多的档案,如果能把这些档案搜集、整理、出版,对于滨海历史文化的丰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承载滨海地区文化重要的地域。

还有一个很急迫的任务,就是为了建立滨海新区民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应该编写一部滨海地区的简史,至于我个人,是倾向于叫“天津滨海地区发展史”,不要叫“滨海新区发展史”,一说滨海新区就有一个时间的限制了,我们说从2009年开始或者最多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滨海新区”这个概念才形成,如果用“滨海新区”的概念,就把滨海的历史一下子缩短了。另外,我觉得在历史文化挖掘的过程中,应该是大力借用外脑,天津的高校尤其是南开大学,有很多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是对滨海地区有研究的,如果把这些论文汇集起来,形成一套开放式的丛书,不一定一次出齐,有一本出一本,用一个统一的品牌,统一包装,用3到5年时间,出到十几甚至几十种,就会成为滨海历史文化的渊薮,对文化的发展会有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另外挖掘历史文化,不是为了挖历史而挖历史,历史挖掘是为了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来服务的。比如说通过历史挖掘,我们找到了滨海地区历史文化的亮点、特色,就可以建设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我觉得,滨海新区博物馆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文化的传播需要做一些细节性的工作,从投入上可以说是“少花钱多办事”,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传播甚至比影视的传播更持久。(记者 范炳菲 报道 李少波 摄影)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