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3-03-30 21:56
数字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文化艺术的魅力恒久弥醇。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形式及其生产传播和信息交互的方式。
还记得,在春晚上“破圈”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三维、5G、AR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歌手崔健、周杰伦、罗大佑等线上演唱会在各大社交平台轮番“刷屏”,观看量最高多达3.5亿人次;新东方董宇辉通过“有文化的直播”,带货《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等文学作品,单日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经典《仕女游春》数字藏品在“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首次限量发行9999份,仅数秒即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形式及其生产传播和信息交互的方式。而以数字为羽翼,以创新为驱动,不仅能够增强文化艺术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而且有助于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坚持新发展理念,顺应新科技浪潮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迭代更新,文化艺术的创作、呈现、传播以及产业化等,出现了众多“现象级”爆红,其自身也发生了系统性变化。这种密切关联和深刻变化,要求政府部门和创作主体始终秉承新发展理念,自觉顺应新科技浪潮。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在文化艺术主体层面,一方面勇于“试水”,自觉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对文化艺术进行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实现形式创新、符号创新、内容创新、传播创新等,进而提升文化艺术的美学品质与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敢于“出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重大机遇,调整或重置主体与客体、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力争成为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实现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和相得益彰。例如,敦煌研究院就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契机,提前布局,主动利用先进科技,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为海内外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群体提供了“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和共创,也因此被誉为“激活传统‘潮’文化”的典范。
优选门类重点推进,示范引领全面带动
202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数字出版产品——“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在北京20块8K超高清大屏上展播。这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欣赏数字文物、体验现代艺术的沉浸式大运河主题互动空间,很快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由之,“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形成了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教育课程、全息体验等陆续上线,进一步形成了大运河IP主题矩阵,成为领域内重要的引领和典范。可以说,文化数字化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无限可能。对此,为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作用、市场化运营的动力功能和文化艺术行业协会的主体性,加快科技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需要选择代表门类,先行重点推进,并通过引领示范,实现全面带动。
一是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出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文化艺术出版配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播事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出版业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打造集创作出版、衍生制作、发行、数字化运营、版权贸易和艺术品交易为一体的产业链和全息出版产业圈。
二是进一步优化中华文化艺术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芯片技术等,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非遗”作品等,进行数字转化,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化识别符号,然后通过光影和视讯等手段,转化为可为被授权人观看欣赏的数字化作品,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三是进一步构建中华文化艺术数字化信息库。在做好关联文化数据源和文化实体工作之外,还需要大力拓展目前的版权登记初审和终审机构功能,提高作品登记增量,便捷作品登记服务,最大程度实现相关作品的全部数字化存储。
四是进一步推动数字与文化遗产的融合,打造全新的高标识度的中华文化艺术形象和超级文化IP。通过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动态视觉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等营造虚拟场景,极大丰富人文景观、传说故事、遗址遗迹、风俗习惯等文化遗产,并充分萃取其中的精华精髓,及时赋予时代特征,拓展内容内涵,扩大传播空间,使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能够呈现得出来,“走得出去”。
夯实文化艺术基础,强化数字技术羽翼
中华书局作为历代典籍整理和出版的标杆,近年来积极开发、创作和运营“中华名人数字人元宇宙”。他们通过3D建模、人工智能驱动等技术手段“复活”了可爱的中国文化偶像苏东坡,制作成了超写实版本的数字人,并将其运用于表情包、城市宣传、文旅赋能、东坡诗社IP周边开发等领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可谓运用数字技术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又一项积极尝试。但是,要实现文化艺术与数字技术的良性互动,两者本身的创新发展是基础,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也因此,繁荣文化文艺创作生产,需要继续夯实文化艺术的深厚基础,不断强化数字技术的羽翼支撑。
在文化艺术层面,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的历代文化典籍,为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提供文献基础。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发活力、守正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把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二是以“非遗”为突破口,求全求精、适时适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民间文学、民俗和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美术、技艺等,尤其是在保护的前提下,注重“活态”发展和致用。三是以注重原创和力出精品为导向,拥抱时代,紧贴现实,拓宽视野,突破局限,厚植学养,提升审美,担当敢为,大胆创新,勇于自我革命,自觉利用新元素、新技法进行创作创新。
在数字技术层面,一是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创新基础建设,推进数字创新能力建设,注重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建设,强化开源技术成果应用,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二是持续聚焦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服务平台和文化产业运营平台优势,联合各行业协会、文化企业、非遗文创大师、博物馆、美术馆、文旅景区、档案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方力量,共建共享世界领先的数字文化艺术交流交易平台。
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加强监管保障权益
2022年,国内首起NFT数字艺术品侵权案一审宣判。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删除涉案平台上发布的“胖虎打疫苗”NFT数字作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000元。该案被称为“元宇宙侵权第一案”,表明了“元宇宙”“NFT”等已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而是已经进入现实生活,并引发了实际的问题和法律风险。不惟如此,近年来文化数字化高速发展,而与此相关的“炒作”、投诉、差评、诉讼和“爆雷”也在不断涌现。“质量为王”,行稳方能致远。对此,建议政府部门、科技企业、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交流交易平台等,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多方协作,加强监督监管,做好知识产权的权益保障和维护。
一是加强数字技术的监管规范。制定相关的“办法”“指引”“意见”“手册”等,全面打击垄断、诈骗、投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协会、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等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为数字文化艺术的创作、交流和交易,提供精准、有效、便捷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三是强化相关平台资质认定等,对交易合同实行备案管理,交易价格要公开可查,尽可能遏制数字文化艺术品的金融化,避免其成为虚拟货币的变异媒介。同时对重要的文化艺术品数字化进行严格的监督监管,把登记、预售、拍卖、抽奖、开盲盒、合成以及平台拉新用户注册等方式,一并纳入行业监管体系。四是强化文化艺术组织或行业协会的内部协作,把维权作为基本职责,统筹推动区域内知识产权共同发展,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系统治理和服务能力。同时,重点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积极构建“大保护”“全链条保护”工作格局,形成行业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多方合力。
本期特邀专家 罗海燕(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