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天津日报 编辑:高志翔 2023-01-27 15:23
天津西站俯瞰图。 红桥区供图
我市首个大型绿色海绵城市公园复兴河公园。 记者 吴迪 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兔年春节,烟火气强势回归,天津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破解“大城市”难题,天津快马加鞭。2022年11月,《天津津城城市更新规划指引(2021—2035年)》对外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新提升行动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用好存量资源、导入外部资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顶层设计下,施工图徐徐展开。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天津要在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上做样板、当标杆。
统筹优质资源 提升产业品质
站在天津陆家嘴金融广场43层北望,津城风光尽收眼底。
右手──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三河汇聚之处,“天津之眼”俯瞰大地,这里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
左手──天津西站,现代化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上的京津冀”核心节点,以此为核心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从“出发地”到“未来地”,城市更新成为一座城市新春奔跑的姿势。以更高质量、更新动能、更强竞争力,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实景图,红桥区算的是城市“资源账”、长远“发展账”和民心“幸福账”。
“经过三年棚改,区内15万居民实现了安居梦。与此同时,我们整理出一批可出让地块,仅西站周边就释放出1550亩优质土地资源,为站城一体开发、实现从轨道协同到产业协同提供了充足的载体和空间。”红桥区委常委、副区长蔡宁说。
作为全市最大的铁路枢纽,天津西站内四条高铁交会,高铁、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津兴、津雄城际开通后,从天津西站可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快速的通勤时间使该区实现了“高铁地铁化”的城市连通模式。
来,有载体空间;走,有交通枢纽。红桥区的“朋友圈”呼之欲出,一大批优质企业资源抢滩布局。
截至目前,落户在该区的中国建材集团“绿色数智双碳创新中心”、中海油天津院创新研究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
借助天津西站的交通枢纽优势和综合配套优势,区内商务楼宇的吸引力得到极大提升。以天津陆家嘴金融广场为例,该楼宇以金融和数字经济双轮牵引,以相关延展产业链为支撑,目前已入驻企业60余家,带动就业超万人。
站在城市发展角度展望未来,产业之核迭代升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拥有深厚工业基础的天津,抢抓城市更新新机遇,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产业,让“工业锈带”化身为“创新秀带”。
河西区陈塘地区曾是历史上著名的老工业区,纺织、化工、机械、无线电等大中型企业聚集。随着工业重心战略东移,昔日的老工业区换道转型、华丽蝶变,成为面貌一新的陈塘科技商务区,并逐步发展为设计产业为主导、总部企业纷纷落户、各类创新要素完备的产业聚集区。
旧厂房变身“新地标”,城市更新为陈塘地区带来了新契机。
陈塘科技商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青说:“商务区内已经形成了中交系、水电系、设计产业三大产业生态圈,今年围绕设计之都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陈塘科技商务区带动能力。加快总部经济聚集,再引进总部型企业1—2家。做大做强北方设计联盟,成员单位达到350家以上。在原来渤海无线电厂厂区基础上建成陈塘关哪吒数字文创园,打造特色鲜明的‘哪吒·设计小镇’。”
发展高端产业 增强城区活力
在河北区张兴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一栋充满未来感的银灰色建筑格外抢眼。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普惠算力为基础、全栈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经过130天施工建设于春节前夕上线。
“从挥锹动土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借助其他中心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了。一期算力是100P,目前签约已达到120P,实现了上线即满载,超额完成任务。”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一座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
当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城市更新赋能,推动新一轮城市空间格局重塑,成为当前促进城市发展的新“范式”。
老城焕新春,背后的“密钥”之一是让产业回归都市,让适合城市发展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回归。而增强都市产业活力,人工智能是最好的入口。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高铁站,有了这个高铁站,可以为千行百业赋能。天津有着非常强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城市发展、制造业发展领域,都可以将人工智能渗透注入,进一步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天津市河北区数字办副主任高磊说。
目前,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平台上,由河北区与天津大学、华为公司合作的“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正在开发中。该模型是围绕言语深度理解领域进行“大数据+大算力+大算法”的基础模型训练,模型商业化后,预计产业规模达到百亿级,研究成果将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
如同一个生命个体,城市的发展亦是不断更新、进化的新陈代谢过程。更新提升,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存量焕新、内涵增值。
“借助城市更新,今年,我们力争把大厦打造为亿元金融特色楼宇。”河西区友谊路的城市大厦总经理续莹言语中透着信心,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厦的提升改造基本完成,一开年,他们就与金融机构洽谈承租事宜,在谈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
到目前为止,友谊路金融街已经聚集了14座税收超亿元的金融特色楼宇,仅鑫银大厦就驻扎着近20家优质金融机构,经营面积占大厦总面积的70%以上。金融业在友谊路金融街形成了以友谊路为主轴,以宾水道、围堤道、永安道三条发展带为辅轴的“丰”字型产业布局。
“今年,我们要在友谊路金融街再打造1—2座亿元金融特色楼宇,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西区金融局局长李长军说。
延续历史文脉 打造美好家园
一座城市发展至今,有岁月的痕迹,有文化的遗存,也有情感的寄托。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明,让城市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是城市更新的使命和追求。
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位于河东区津塘路146号,这座有着70余年历史的老厂,曾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2014年改为公司制并迁址西青区,后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老厂区被空置下来。
随着天津城市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老厂房失去了原有功能。“保留”还是“拆除”?“延续”还是“创新”?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
一处厂房、一部机器、一间仓库……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也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计划通过‘原貌保护、保留改造、再利用改造’等方式,将新老建筑有机结合,开展产业升级与空间载体更新。”天津泰达融宇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路阳对记者说。
如今,记录着天津工业的辉煌和几代人努力的老厂区又热闹起来了。
“今年一季度,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及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将正式启动,打造‘一机床·数字装备研发产业园’。”路阳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3.57万平方米,涉及15个老旧小区。其中,第一机床总厂本体将作为天津市重点工业遗存保护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整个施工周期需5年,首先针对保留厂房进行加固和提升改造,展示区预计年内即可面向公众开放。
大年初四,位于河北区意风区的曹禺故居纪念馆迎来重启后的首场演出,昔日安静的小院一下子游人如织,轻快与热烈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去年,河北区与北方演艺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曹禺故居纪念馆改造升级。在延续原有建筑风格和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对曹禺剧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盘活闲置资源、开放剧场只是城市更新行动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沉浸式演出新形式,对于剧场内部的陈设布景进行提升整合,以新型戏剧赋能城市更新。”河北区产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李昌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更新,让城市实现“补短板、提质量”,促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
走进位于红桥区的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求实、超越”四字校训映入眼帘,宽大的操场、各具特色的专用教室、独特的走廊文化,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是两年前从原西站小学搬过来的。以前的学校破旧狭小,学生上体育课,连30米跑这样的项目都找不到地方。”说起老校区,校长曹鹏很是感慨,“从‘老破小’到‘高大上’,迁址后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坐在漂亮的教室里上课,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近年来,红桥区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契机,把弥足珍贵的土地资源优先投入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教育载体,使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发展格局更新、前进动能更新、运行机制更新……更新,是一种状态,意味着生机勃发、活力涌动。
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发展质量提升……提升,是一种追求,要求解放思想、追求品质、永不停滞。
时光如潮、滚滚向前。天津这座城市厚积多年,正携带着积蓄已久的力量,开拓创新,奋力奔跑,拥抱更广阔的未来。(记者 张立平 记者 吴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