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逐梦·十年奋进路 “天鲲”遨游

稿源:人民日报   编辑:严玉霞   2022-09-28 23:27

1664378681862027232

作者:陈丽伟(天津市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

1664378003293097488


航行中的“天鲲号”

1664378009765091211

工作中的“天鲲号”船员

2022年5月4日,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鲲号”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天鲲号”,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被誉为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新跨越”。或许有人会问,一艘挖泥船,为何获得如此殊荣?

挖泥船可谓港口建设、航道疏浚、吹沙填海、造陆成岛的利器。直观地说,“天鲲号”一小时就可以在海底挖出一米深、足球场那么大的深坑,并将挖起的海沙、岩石及海水的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公里外的地方。挖掘一座“水立方”,也只需7天左右,还能将挖出来的泥沙岩石吹填成陆地。正因其强大的疏浚挖掘和吹填能力,“天鲲号”被称为“国之重器”。

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重器”监造者、使用者、守护者的“天鲲号”团队,竟是由一群青年人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2岁。

回忆当年往事,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顾明依旧激动不已——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发展,国内外港口迎来建设新浪潮。然而,港口建设的重要装备——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整船设计、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欧洲。2003年,我国计划引进一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并与欧洲一家世界知名企业谈判。

对方直接报出惊人高价。

我方判断他们会降价,报价单里面那笔技术服务费不该这么高。可该公司听到我方降价请求,不但不降价,反将总价又涨了5%。

坐地起价,背后是对方十足的信心——反正,你不会自己造。当年,这样的外国企业,岂止一家。

“我们,不买了!”

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关键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受制于人。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疏浚技术和设备强国。

2006年,国产“天狮”船成功问世。此后10余年,一批批型号更新、技术更领先、建造更精良的国产绞吸挖泥船雨后春笋般被制造出来,驶向辽阔大洋。

2017年,“天鲲号”横空出世!

“天鲲号”,智能化水平、挖掘能力、远程输送能力、适应恶劣海况能力全面领先,在全电力驱动、快速成岛等关键领域,实现上千项自主创新,打破西方国家一重又一重的技术封锁。

比如,“天鲲号”智能控制系统,让绞刀横摆的速度随泥沙浓度的变化自动调整,既保证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比如,“天鲲号”是世界第一艘,也是目前唯一一艘同时配备“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和“三缆定位”系统的自航绞吸挖泥船。这令“天鲲号”拥有非比寻常的恶劣海况作业能力。

2019年,刚刚完成挖掘试验的“天鲲号”越洋千里,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项目施工。该工程包含106万立方米的岩石开挖,岩石的最高硬度超过“天鲲号”的设计标准。

首战即硬仗。

“天鲲号”正式开工。绞刀齿啃咬水底岩石的响声传遍全船,每个人都心弦紧绷。绞刀齿的磨损速度非常快,船员们每隔20分钟就要更换一次绞刀齿,每次更换十几个,一天24小时不间断。如果发现齿座磨损,也要及时更换。

连续挖岩的23天里,“天鲲号”更换绞刀5次,更换绞刀齿座35个,修复齿座150个。74斤重的绞刀齿,一天最多更换280个。这对船员的体力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节省船员体力,船上专门配备了换齿吊车,但年轻的船员们为节省时间,直接人力操作,用双手举着厚重的绞刀齿扣在齿座上。

甲板一侧,水手白龙标下蹲、抓齿、起立、就位,四个动作一气呵成,20秒,74斤重的绞刀齿便安装到位。

“像我这样的壮实水手,船上有一群呢!”

与“天鲲号”同台竞技的,是世界知名的杨德努“JFJ”船。“从参加工程项目那一刻,我们就在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定不能输给他们。”船员们紧张又兴奋。

两船相隔400米,同时开工,不亚于打擂。

疏浚项目完工时,“天鲲号”与“JFJ”船各完成一半岩石挖掘量,两船所展现出的挖掘能力不分伯仲。不过,“天鲲号”的长距离输送能力更胜一筹。

首战即告捷!

提前45天完成疏浚项目,工程品质和履约能力完美无瑕。业主方在视察“天鲲号”后说:

“我们没想到,中国会有这么顶尖可靠的挖泥船。”

“其实,当时压力特别大!‘天鲲号’作为新造船舶,理论上需要一到两年磨合、调试期,上来就打硬仗,大家心里都没底。”船长张燚回忆当时的情形,仍颇感慨:“现在好了!我们中国疏浚企业的实力,已是有目共睹。”

张燚知道,施工现场不同于实验室,不能反复试错,机会只有一次。

在这个没有彩排的舞台上,“天鲲号”顺利经受了考验。

“天鲲号”之所以能在茫茫大洋的惊涛骇浪里安然作业施工,首先要归功于那对被船员们称为“定海神针”的巨型钢桩。这对钢桩每根长55米,重184吨。当初,由于相关技术封锁,监造团队一度只能望“桩”兴叹。为了把这套系统做出来,他们寻遍国内有实力的厂家,最后才找到能够合作的企业。

“刚开始,我们光设计图纸就改了20多回,方案研讨会更记不得开了多少次。”监造组副组长冯长华回忆道。

如何提高钢桩台车系统的承受能力,也是监造团队日思夜想的问题。他们遍寻国内外相关案例,终于,“柔性钢桩台车系统”进入了团队的视野。这一系统可以将钢桩受到的力缓冲掉,从而显著提高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作业能力。

好消息是,这套系统国际上已有成功范例。坏消息是,“技术封锁”的壁垒再一次横亘在团队面前。

“一定自己把这套系统做出来!”

不服输,肯较真。“天鲲号”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不仅顺利完工,而且还实现了超越。比如传统绞吸船的“倒桩”环节非常麻烦,有时需要3天乃至更长时间。而“天鲲号”通过加装液压系统,1天时间便能完成倒桩。

瞄准工程船建造的科技前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监造团队自主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止这些。诸多技术创新,将这艘国之重器打造得日趋完美。同时,众多创新点对船舶建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船东方,监造组本来只把控建造进度和质量。但这次,他们不得不转换角色,亲自下场。

在建造现场,负责船体监造的团队成员侯国辉对施工要求非常严格。船体是由一段段特种钢板对齐后焊接而成,有的对接误差在5毫米以内即可,他却要求控制在3毫米以内。提高标准意味着增加工作量,有些工人不服气,侯国辉就耐心解释说,“天鲲号”后期要安装很多设备,要让每一个设备牢固可靠,必须保证船体的平整度。他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得到了工人的理解,最终船体平整度误差降低到了2毫米以内。

“建造过程无法在实验环境下模拟,只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步步推进。一步过不去,下一步也无法执行。”孔凡震是监造组最早的成员之一,对建造难点记忆犹新:“设计中桥架耳轴的材料,我们寻遍了国内各大供应商,都无法买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如果继续找下去,必将影响工期。”团队经过3天的分析论证,联合设计单位和船厂现场协调,最终找到了可行的替代材料,令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除了攻克各种技术难关,团队还要面对项目管理中的种种状况。

2017年中秋节临近,家家都在准备过团圆节,监造组组长王健却心急如焚:钢桩台车的交工工期已经滞后一个月了。王健和造船厂总经理一同赶到台车制造厂,方知该厂资金链中断,台车项目也陷入停滞。此时距离“天鲲号”按计划下水,已不到两个月。

监造组进入工厂后发现,台车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还有一些零部件,需要下水后再结合船体间隙尺寸进行加工。“台车系统造价高昂,不可能再另寻厂家了,必须尽快将台车主体抢运到船厂!”王健带领监造组经过多次艰难谈判,终于谈妥了运走台车的相关事宜。不料,由于车间大门低于台车高度,台车无法从车间运出。王健当机立断,拆除了车间大门和高墙。台车刚运出车间门口,又被高压线阻挡。监造组联系当地电力部门,在他们的协助下用吊车将电线架了起来,台车这才得以顺利运出厂区。

就这样,“天鲲号”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前行。他们成立“鲲青年”创新工作室,完成了“水下泵自动控制系统”等百余项技术革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通过“青年大讲堂”“双导师带徒”等方式,着力培养技术能手和“大国工匠”,其中杨春彪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这个年轻的团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昂扬姿态和踏实苦干的扎实作风。

“重器”须有大担当。许多重要工程项目,“天鲲号”不能缺席。每有使命召唤,无论面对的是极寒还是高温,“天鲲号”上的年轻人都一往无前。

极寒有多寒?勘察加项目,零下30多摄氏度。在甲板上工作的船员们,穿着厚厚的连体工作服,戴着头盔和护目镜,依然难以抵挡抽打在脸上的寒风冰霰。为赶工期,他们三班倒全天无休作业。工作服外面冻着冰雪,里面淌着汗水,个中煎熬的滋味一般人难以忍受,“天鲲号”的年轻人却早就视若平常。

岸上会好一些吗?积雪经常深达数米,简易房一楼打不开门,想出来只能从二楼窗户往外跳。水管冻住,只能融化雪水喝。不下雪时,饥饿的棕熊常绕着项目驻地觅食。多少次船员闻声抬头,一只棕熊正用爪子拍着玻璃窗,流着涎水向他张望……这里是无人区,日复一日,除了海鸥、棕熊、水獭,就是寂寞且狂暴的大海。年轻的船员们一待至少3个月,长的则要10个月。

高温有多高?钦州港项目,“天鲲号”船员工作的轮机舱内温度高达50摄氏度,工作服里面是汗,外面也是汗。还不只是高温——轮机舱的发电机足可供给一个小型企业或社区,但工作起来噪声震天,船员们即便戴着耳塞,出舱之后耳朵依然嗡嗡作响。

钦州港航道疏浚也遇到了坚硬岩石,过去一般靠炸药爆破。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需求,“天鲲号”青年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项目期间,重达40多吨的抛泥泵突然出现故障。等厂家技术人员来修,又要好些日子。“实在等不起!”全体船员决定自己解决。他们分两班倒,5天6夜加班抢修。要知道,抛泥泵光一个螺丝都要20来斤,有时安装一个部件,要靠好几个小伙子协力推动。抛泥泵终于修好了,小伙子们却累惨了,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

近年来,“天鲲号”在海外参与的工程不断增加,施工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团队成员行走天下,但“家国”二字,常在心中。

“天鲲号”首战,与最坚硬岩石“硬碰硬”那段时间,船上振动特别大,仿佛要把人的五脏六腑震出来。虽然船上安装的气动减振器足以保证舒适安全,但此时却未被开启。轮机长王东没有半句怨言:“隔绝振动,就无法感受绞刀的真实运行状况。振动虽然让身体难受,但让我们心里踏实!”

团队成员杨家旺,有一天突然左嘴角下垂,原来是连日劳累加受凉,出现了面瘫,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残疾。但“天鲲号”是全电力驱动船舶,作为船上最了解机电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走。他从附近医院取回一些针剂药品。此后十多天,同事张岳成了“主针医生”,为他注射治疗,直到攻坚结束。

2020年元旦前,“天鲲号”奔赴连云港参与项目施工。但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施工计划不得不进行调整。“同志们,项目如果停工,每月将面临重大损失。现在,全船实行自我封闭,所有人员停止休班换班,务必守护好‘天鲲号’的岗位!”凭借在船职工的坚守,疫情防控期间,“天鲲号”没有耽误一点时间,实现了国内施工以来超3800小时安全运转,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从2018年至今,“天鲲号”的青年船员们几乎没在家过过一个春节。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乐观的奋斗精神:“我们现在不错了,还能和家人视频聊天呢。早年的前辈们只能写信、发电报,等回到家,孩子都不认识他们了。”

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这是“天鲲号”上年轻人的共识。他们正是怀着这样炽热的情感,驾驭着国之重器,一次次奔赴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天鲲号”,以恰如其名的大气势、大胸怀,日复一日奔忙在建设前线,于吞吐间展现宏大的时代气象……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供图)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