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2-09-19 19:48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举行闭幕仪式并揭晓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结果,由滨海新区文化馆创作的节目《疫“懂”的心》在戏剧门类评选中获得了群星奖。作为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的获得不仅标志着新区群众文化创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新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海新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不断擦亮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广泛传播,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升,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促进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文化滋养。
文明滋养覆盖田间地头
“十年前,要看场演出,我得专门去汉沽大剧院,开车都得20分钟,后来我们这有了新区第一家可以和区级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农村图书馆,后面又有了会更新书目、定期过来的汽车图书馆,再到现在,我们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演出、讲座定期开展,真是眼看着就越来越便利了!”杨家泊镇村民张先生的感慨正是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动体现。在新区文化场馆不断向基层延伸的同时,2019年,滨海新区又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这让滨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了更多的渠道与资源。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滨海新区坚持政治引领,以理念为先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手段,在实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5个文明实践所、469个文明实践站全域覆盖基础上,梳理盘活全区红色资源、科技场景、文旅地标、生态名片等,统筹谋划、一体部署,打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服务有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矩阵,营造出基地开花传思想、服务群众聚人心的生动局面,为加快推进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凝聚强大力量。
就拿张先生所在的杨家泊镇来说,今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先后举行了关爱老人的义剪、义诊服务,关爱老兵的就业帮扶、扶危助困活动,为妇女儿童“撑腰”的普法宣传活动以及保护生态的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不同主题的多场活动,由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带来的演出、讲座更是丰富精彩。而自杨家泊镇2020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一群由基层党员、志愿者和文化骨干人才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传思想、授技术、育文明,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文明风尚已然形成。
不只是北部片区的杨家泊镇,位于南部片区的海滨街也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开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海滨街沙井子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乡村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提炼自身特色,创办了集理论研习、政策宣讲、新风尚传播、子侄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长辈讲堂”,不仅令广大居民受益,也在实践中形成自身经验,打造出一个亮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长辈讲堂”在主讲人发掘方面充分发挥“乡贤尊长”在村域治理中的“动员力”,邀请村中有声望、有见地、有热情的乡贤尊长担任主讲,为子侄后辈传授前辈经验,支持发展成长,引领村民由“旁观者”转型为“志愿者”,激发村民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程设置方面,“长辈讲堂”结合节日热点,立足群众期盼,将本地历史文化与良好家风家教化作最生动的教材,形成系列化群众喜闻乐见、教育宣传效果明显的讲堂活动。在发挥“言传”影响力的同时,“长辈讲堂”也十分重视“身教”的力量。每到节日来临,村干部们经常会带领村里的年轻人走进村内独居、低保老人家中,与他们话唠家常,为他们清洁家居,擦亮玻璃,打扫庭院,送上后辈的祝福,实现“长辈讲堂”由“单纯授课”向“示范教学”转变,进一步提升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效果。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让沙井子二村逐步构建起乡风文明、精神富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让新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文明的滋养。近年来,滨海新区对标中央要求,结合新区特色,落实“6+19+N”志愿服务体系要求,建立了理论宣讲、法律科普、文明劝导、应急救助等1546支志愿服务队伍,走进494个所站和35处文明实践基地,平均每月开展活动2000余场。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品牌活动建设,“微实事广场”“长辈讲堂”“党代表工作室”等30余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活动,群众参与度广、满意度高,切实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共同缔造凝聚文明力量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方能迈入更持续、稳定、高水平的社会文明。十年来,滨海新区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深入挖掘身边典型,让全国道德模范张黎明,刘元元、何先熬、尹瑞新等“中国好人”称号获得者在各自领域发挥其展现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中的作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凝聚了精神力量。
2020年,滨海新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而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区,正是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新区以构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总体思路,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把美丽“滨城”建设变成200多万滨城人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共同缔造的“滨海速度”。在“家园建设共谋划”活动中,新区就对数十万户居民开展入户调查,征询群众意见,及时解决市民生活难题。近年来,新区共计完成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等175项民心工程;围绕民生抓创建,实施配置智能充电车棚等社区微实事民心项目553个,高质量完成便民生活圈规划,社区服务、运动场地等社区全覆盖;公共场所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便民服务设施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每位市民的关注都让文明城市更加完善,每位市民的参与也让共同缔造理念得到有效落实。今年以来,结合快递、外卖小哥常年在户外、长期在路上等职业特性,新区分层次打造“滨哥补给点”“滨哥服务站”“滨哥舒享家”,满足其工作与生活中的急需、必需、刚需、常需、特需以及专需;协调驻区企业铁塔集团增设换电柜,助力“滨哥”在分秒之间“电满满”。目前,遍布滨城的66个补给点、14个服务站、7个“舒享家”全部投入使用,立体交叉的服务网让“滨哥”舒适幸福在路上。同时,为发挥好他们的社情民意“传声筒”作用,新区引导“滨哥”有线索“码上报”,通过“滨海百姓需求”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反映信息,传达群众“急难愁盼”,为补齐社会治理短板找准方向。海滨街道居民、美团外卖小哥常泽林正是在送外卖途中发现居民家中着火,徒手爬到二楼阳台,从屋中救出熟睡的老人,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天津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单。
人民城市人民爱,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十年间,滨海新区深耕文化沃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抓手,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市民的参与度与归属感,形成了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新局面。下一个十年,滨海新区还将继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精神文明建设时代“新篇章”,用实际行动擦亮全国文明城区的“金字招牌”。(记者 范炳菲 段昊男 报道 通讯员 张傲莲 高雅男 摄影 部分图片由滨海新区文化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