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滨城 | 课后服务提质升级 孩子爱上校园

稿源:津滨网   编辑:邵华   2021-11-05 18:51

津滨网讯(记者 岳立杰)在“双减”背景之下,课后服务不仅要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校内减负,还要成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提质升级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滨海新区各小学将服务内容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创设多元时空,释放孩子天性,培养了兴趣,发展了特长,大大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塘沽草场街小学:绘本故事精彩读  倾听幼竹拔节声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了起来……”在塘沽草场街小学二年级的课后服务课上,孩子们正通过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用表演的方式讲故事,面对夸张有趣的表演,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将故事印在脑海中,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而且强化了肢体语言的输出。”二年级教师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课后辅导服务水平,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草场街小学在课后服务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把校公众号取名为“青竹”,取其根基深厚,拔节向上之意,面向全体同学开展“倾听青竹声”活动,号召同学们自己录制故事上传到公众号上,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让孩子们非常兴奋。在课后服务中老师也会选择部分语段,带领同学们分析人物形象,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讲故事,引导孩子们逐渐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自己关注到人物性格特点等。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表现最为活跃,学校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专门设置了绘本阅读、故事乐园、故事接龙等活动课程,利用有趣的故事和情节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启“头脑风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港东城小学:棒球小子“点燃”操场  健身课堂释放青春活力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也是激发潜能、个性成长的活舞台。在大港东城小学的课后服务课上,一群棒球小子用运动的激情“点燃”了操场。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地,少年目不转睛地盯着投过来的球,一抬脚,胯带肩,肩带臂,臂带手腕,伴随着“当”一声清脆的击球声,有力地把对方投出来的球打了出去。场边教练一边挥手让他跑垒一边做着加油的动作为他鼓劲,队员们也忍不住为他喝彩……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港东城小学体育组成立棒球训练营,在校内长期开展针对各年级层次学生的棒球训练,为热爱棒球项目的学生提供成长空间。“棒球运动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相比传统的足球、篮球,棒球对孩子们更新鲜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孩子们跑起来、动起来,强健体魄。”学校体育组教师介绍说,新学期开始以来,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加入体育社团,棒球、呼啦操、排球、跳绳、足球、田径等体育活动可供学生尽情选择,为学生打造幸福健身课程。

为充分保证孩子们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教师李玉双还自主创编校操天天向上与室内操,为学生们在课间休息之余提供了别具特色的锻炼方法;学校每个月都会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类型的小型比赛,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竞技精神与运动能力;举办了秋季田径运动会,通过不同运动项目的比拼,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塘沽广州道小学:家校携手让爱发芽 助力“双减”落地生根

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学生是否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家长是其中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双减”工作的合作者、支持者,塘沽广州道小学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校每周举行的“轻松时刻”活动。

“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一个小手工。利用彩纸和废弃的饮料瓶制作出一架‘小飞机’,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不仅收获了开心、快乐,而且意识到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细节做起。”一年级一班的王浩然妈妈告诉记者。

据了解,广州道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特点突出,并且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丰富完善。十月伊始,学校每周为各年级设置“轻松时刻”,在更多的室外个性化课程中学习本领,放松身心。一年二班家长授课“高尔夫球”充满新鲜感的体育运动,孩子们充满好奇、兴趣浓厚,一个个跃跃欲试,认真的表情流露着内心的欢喜;一年三班家长授课创意完美动物,孩子们用小手装扮小动物,样子憨态可掬;一年四班家长授课“弹簧小兔”,一只只小兔活泼灵动,孩子们的笑脸美丽灿烂,喜欢的感情溢于言表。家长们精心准备,讲授的课程灵动有趣,为学生带来了知识和快乐,家长们的倾情付出,家校携手助力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图片由学校提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