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0-12-13 19:05
津滨网讯(记者 果琳 报道 陈宝麟 摄像)12月12日在滨海文化中心举办的“赶非遗大集,览滨城文化”2020年滨海新区非遗展卖展示活动受到了众多市民的欢迎。您是不是还没玩儿过瘾?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来到现场?不用担心,我们用镜头带您一起逛集“补课”啦!
汉沽飞镲
汉沽飞镲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沽飞镲最早出现于清朝光绪初年,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传统民俗艺术。汉沽飞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寄托着当地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大鼓大钹之声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起伏的闪闪镲光,上下飞舞的五彩镲缨,把汉沽沿海渔民粗犷淳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渔民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勇敢无畏的气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海的深情。
大沽龙灯
大沽龙灯于2006年列入天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渔民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
“大沽龙灯”使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由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右扎制成一条长约45米的“水龙”。如今,龙体的制作仍延续传统工艺手工扎制而成。其制作细致,舞技刚柔并济,是津沽海岸一道靓丽景色。
汉沽八大馇等传统美食
汉沽八大馇于2013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大馇”最早在汉沽地区沿海渔村形成,后普及汉沽全域。该技艺主要用河海中的鱼、虾、八带、海螺、毛蚶、麻线、蚂蝶、墨斗等各种水产品,用腌咸菜(芥菜)的卤汤,加上适量的葱、姜、蒜、花椒、桂皮等馇(熬)制而成,利于食物的长久保存。现场还有程记炸糕、塘沽侯家虾酱技艺、刘氏传统酱货等众多美食。
宫廷补绣
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名布堆画、布摞花,是一种形式感强、装饰性强、内容丰富的美术创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大港石化的宫廷补绣(布贴画)最早起源山东省桓台县起凤镇夏庄村,后兴起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历经四代传承。第三代传承人魏玉梅在继承传统宫廷补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凝练核心技艺,使布贴画造型更加丰富多彩,题材与生活融合更加广泛。
大港剪纸
大港剪纸早在1925年开始流行于大港农村地区,如今,以张培华为代表,形成了极具大港地区特色的民间剪纸技艺和精美作品。大港剪纸具有精、巧、绝、奇、特的特点,用料和工具都比较简单,经济实惠,易懂好学。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大港剪纸多为单色剪纸,具有华北地区风格,作品朴素大方,线条简洁。
汉沽女书
汉沽女书民俗文化于2019年入选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书亦称女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它的传承发展,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习俗。据史料记载,女书在汉代就已有文字出现。
在汉沽传承的百余年间,汉沽女书传人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融入到绘画、设计理念。改进了女书工艺,把女书融进画卷,运用在陶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服饰设计、紫砂纹饰设计、团扇设计及木梳工艺设计。
陆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
陆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于2019年入选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以自然、质朴的艺术造型和精湛技艺,成为汉沽地区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民间艺术。其以寓意吉祥富贵的图案和古朴典雅、奇趣多姿的特定表现语言为内涵,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极高的审美情趣。
大沽船模技艺
大沽船模技艺始于娘娘庙供奉之俗,每当海上渔船或航海之船遇上大风大浪,渔民便祈求海神娘娘保佑。安全收河返航的话,这些安全返航船只的船主,会请大沽船模手艺人,按照自家船的样子和比例造一只一模一样的船模,悬挂在娘娘庙庙堂之上。
船模通体用实木制作而成,船身用白松木,船横杆、船舵都使用硬木还原真实船只。船头有锚,船尾安装绞架,船侧挂着行船时减少阻力的“劈水”,甲板上有勾船靠岸时用的“捥子”,后部立有供船长掌舵的“太平凳”,中部有可下到鱼舱的活门,船帆、滑轮等均可自由活动。
第四代传人王德顺在传统基础上不断钻研,改进制作工艺,实现不用一铁钉、铁卯,完全采用传统船模榫卯制造,并将口口相传的船模制作工艺制成图纸,为后期传承打好基础。
锔瓷技艺
锔瓷技艺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锔瓷形成最初仅为单纯的民间补瓷技巧,而后不断传承壮大,逐渐由技术上升至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审美价值。
锔瓷技艺第四代传人王顺霞,继承了传统锔瓷修复技艺,在她手里清代青花福寿双全茶壶、宋代影青盖罐盖子、宋代点彩箸瓶、唐代邢窑砚台、宋代建盏等珍贵文物得以修复,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