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王景磊 2020-02-18 12:24
新城镇邓善沽村党总支委员张世林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夜班的值班表,1月29日,大年初五,这天正好赶上他在单位值夜班,却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紧急抢救与治疗无效于2月10日不幸离世。然而还有十多天,就是他57岁的生日。
张世林(右)工作照
那个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的人,不见了
“防疫工作不能缺人,不要离岗,别耽误工作,我去医院看下,等会儿就回来。”这是去世前,张世林留给同事沙俊明的最后一句话。可如今看来,这个在大家眼中向来说到做到的人,却食言了。
沙俊明是邓善沽村委副主任,1月29日那天,他与张世林一起值班。他老是觉得世林没走,还像半多月前一样跟他一起为防控疫情值勤、奔波劳碌,或是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两人一同坚守多日的邓善沽村村口防控疫情值守卡口,车流不断,行人不止,唯独不见了世林的身影。
邓善沽村隶属于天津滨海新区新城镇,在天津市区通向滨海新区天津大道北侧,经过几年的拆迁还迁工作,这里已经住宅楼宇林立,旧村换上新颜。按照正常的时间,2020年年底,他就可以搬进还迁盖起来的新楼房。
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的新城镇
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这个村庄本应有的喜庆与温馨。1月25日(大年初一),张世林主动请缨,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按照春节值班表,1月24日(大年三十)他刚刚值完班。
作为村党总支委员,张世林一直协助着村党总支书记的各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织全村党员及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了村内居民及企业排查、夜间值守、卡口值班、重点人员隔离值守、疫情防控宣传等防疫重点任务中去。
就在1月29日19点15分左右,在连续给几辆车检查、消毒后,张世林突然感觉难受,沙俊明立即陪他回到办公室稍作休息。“他回屋就吐了,蹲着根本站不起来。”说到这里,沙俊明双手捂住脸,“他只说头疼的厉害,冒虚汗,我要陪他去医院,他不让,说夜间检查必须有村干部守着,要不他不安心!”当晚在女儿张丽的陪同下,直奔医院,随后张世林陷入昏迷,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张舅,大家都挺想你的
村委会没有饮用水,张世林总是骑着小三轮车去水站拉,然后把打好的水送到每间办公室;村里谁家用电出现问题,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懂电路维修的他总是立刻出现,插座、家电、重要线路,他总能立刻修好,却从没要过一分报酬;夏季防汛排涝期间,他担心村民农田庄稼受到损失,在办公室里一刻也坐不住,常常冒着雨,骑着电动车去巡视排水。
平日里,张世林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笑呵呵的样子。也许是性格使然,他总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他总是会真真切切帮助别人,村里人都非常信任他。因此每当他去排查疫情,做疫情防护的宣传时,大家都信他说的话,按照他说的做。
刚刚来到新城镇的大学生村官薛娜,一直管他叫“张舅”。“在我眼里,他就像自己的亲舅舅一样。记得下村时,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张舅。第一天来村,没有电脑,尴尬地坐了半天,第二天张舅便协调了会议室的电脑,拆下来给我用。我说办公桌上东西太多,张舅听了立刻从楼上搬下桌子,让我们放东西……”
在薛娜的记忆里,她对张舅的印象大多都是工作日常中零零碎碎的小事,可就是这些细微的片段,让一个初入社会,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孩子,感觉到了冬日里家人般的温暖。“春节前,他拉着我和文艺队的一块商量元宵节的文艺活动,当时我坐不住了,找借口说去忙别的,但他一直笑眯眯的,耐心跟大家商量……可还没有过年,疫情来了,他走了……”
张世林的办公室
现在从他办公室路过的时候,薛娜还会从窗外往里看。“我知道他再也不会出现在那里,拉着我们聊天,问我们要不要咸菜,吃不吃大白菜了……”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他一直如此。” 邓善沽村党总支书记吴玉选说,“他就是村里的活地图,每天都会骑着电动车来来回回巡逻,面对群众对排查登记的不理解,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宣传劝导。”
吴玉选指了指村委会旁边的路灯,“这些都是世林安装的,他说给过路的村民点个亮,免得摔跤。他每天负责定时开关,以前没注意过,现在他走了,我才发现这些灯很亮!”
妻子说,他成天不着家
在邓善沽村,张世林是大家眼中爱笑,为人和善,工作认真的好委员,唯独在妻子李桂芬眼中,他是个不着家的人。
“成天不着家,一点也指望不上……”说完这句话,李桂芬一直哽咽,虽然嘴上抱怨着,心里却比所有人还疼。
“这几天别出门,别串门,好好在家,疫情防控必须管住了,咱家得起到带头作用。”张世林发病之后,就进入了昏迷,临走前也没有见上妻子最后一面,这是李桂芬能记起丈夫留下的最后一句。在这一句的回忆里,还有张世林有些苍老的面容。
这几天李桂芬脑子里一直都是乱的,就像做梦一样,梦里他还在,梦醒了叫他,他却没有回应。
李桂芬身体一直不好,去年刚刚做完手术,“年前他一直忙,说过完年事情会少一些,过完年就准备带我去复查。”说着说着,眼泪又涌了上来。“过年的时候,门把手坏了,我就给他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回来修一修,我也不会。但因为需要到村里看守卡口,他告诉我不能离岗,那天大风就一个劲儿地往屋子里灌,等他回来都快夜里了。”
张世林妻子李桂芬(左)和女儿张丽(右)
张世林生前负责村里企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大气环境巡视、“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工作,他把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干,把每一份工作都当作事业来干。村里大大小小的企业不少,他有一个小本子,记录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每天一大早他就出门到企业巡逻去了,下午下班前还要去转一圈,晚上回来他还要在本子上记下来,都弄完才能睡觉 ,要不他总说会睡不踏实。”
女儿眼中:父亲从来不爱麻烦别人
“爸有点不舒服,带爸去趟医院吧。” 1月29日的晚上,接到父亲电话的张丽当即就觉得情况不好,“他当时声音很虚弱,我赶紧开车去村委会接他。我爸从来不求人,有困难都是自己扛着,或是家里帮着分担。”
张丽说:“我爸说脑袋疼,双手抱着头,坐在后排座位一直喊冷。我把他送到泰达心脑血管医院诊断是脑溢血,医生告诉我,他的情况非常严重,估计是救不回来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后来转院到了环湖医院,但人还是没能救回来。”
张世林丧事简办。张丽说:“爸爸生前就不愿麻烦别人,追悼也只是个仪式,爸爸是在疫情防控的值勤岗位上累倒的,他一定牵挂着村里的疫情,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我爸就很开心了!”
平时嘴上不说,可张世林心里最疼女儿,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从不让女儿插手,家里遇到什么事情也不会对女儿讲,张丽说:“以前我特别不理解他,自从我有了孩子,才真正懂得了父母。”
张世林留下的工作资料
张世林做事认真仔细,巡查记录清清楚楚,工作档案曾经成为新城镇工作的模板。这些做法也一直影响着张丽,疫情期间,工作实在太多,张世林就带着张丽一块走街串巷。“初四的时候我还跟着他一起到各家各户发‘明白纸’,到每家企业中,把排查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报告给村党总支。起初摸排需要给各家各户打电话,我也帮他一个一个打,他说每一户都要打到,不要有遗漏的。我做了个表给他,打通的和没有打通都分别做上记号,这时他才放心。现如今,我也是一名预备党员。”
张世林没能给妻子、女儿留下一句嘱托,就离开了。他的手机里却存满了和同事们一起防控疫情并肩战斗的图片。这几天张丽总是翻看孩子一周岁生日时和父亲的合照,这张照片也成了张世林给家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微笑……
记者手记: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自街镇、社区、农村的基层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党员冲在第一线,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他们身体力行,守卫着居民、村民的生命健康。
每晚回家,零下5-6摄氏度的北方冬夜里,社区大门卡口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便是大风大雪里也毫不退缩。此刻,他们背后就是家里温暖的灯光,这时才发现,原来灯光下,他们是这么的可爱,守护着每一个归家的人。原来,虽然平时没有太多交流,他们却知道我的名字,住在哪里。原来,他们一直关注着社区里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话说,“我可以人脸识别,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这个社区的,车牌号是什么。”
“头上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基层工作琐碎却联系着人民群众,联系着千家万户,联系着大国和小家。也许所做皆为小事,却真真切切地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运转。疫情防控,请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并配合他们防疫工作进行,这是对他们的支持,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在采访张世林生前并肩战斗的村基层工作者时,大家眼睛都是红的,不知道这是因劳累而留下的血丝,还是因为怀念他们的“战友”流过的泪水,抑或是都有。
采访结束后归家,在进门测量体温的时候,我特别向社区工作者说了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句话,也想说给张世林,和每一位在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