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马润荞 2025-03-31 15:17
汉字为舟、诗礼作楫,搭建与上合组织国家相知相亲的文明驿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所致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
2500多年前,孔子在中华大地播撒“有教无类”的文明火种;2500多年后的今天,东方智慧与多元文化交融,孔子学院宛如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以中华文化的温度,浸润四海五洲。
近年来,天津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35个孔子学院,特别是设立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的孔子学院,更是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相知相亲的文明驿站。
现如今,这些文明驿站正以汉字为舟、诗礼作楫,让各国青年携手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纪长卷。
语言为媒 共启世界沟通之桥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
201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成立孔子学院。课堂上,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诵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座中,青年学者探讨“和而不同”;社团里,大家执笔书写传统春联……从拼音到汉字,从日常对话到诗词歌赋,该孔子学院成立以来,超过1万名当地青少年在这里感受中文的魅力。目前,中文已被纳入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
“我们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与大学、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次。”该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宁怀颖说。
同样,南开大学在土耳其晔迪特派大学建立的孔子学院内,中文教学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自2017年成立至今,该孔子学院开设了面向校内本科生、研究生的中文学分课程,每个学期都会吸引100多名大学生选修中文。
学习期间,土耳其大学生诗蕊参加了由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歌曲大赛。得知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前往中国学习,她激动地说:“孔子学院为许多学生实现梦想和目标提供了平台。
我特别期待前往中国学习,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国度。”通过在孔子学院的学习,诗蕊不仅掌握了中文,还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中文也让我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放眼全球,像诗蕊一样对中文兴趣浓厚的外国青年越来越多。以语言为媒,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青年学子学习中文,引发心灵共鸣的文明驿站。
文化交融 共赏多元文化之美
孔子学院不仅是中文教学的讲台,更是文化交流的舞台。在这里,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赴华夏令营是晔迪特派大学孔子学院品牌活动之一。孔子学院成立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位当地学生来到中国,在南开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中文学习和文化体验。他们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品尝中国美食,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孔子学院也会定期举办文化月活动,向土耳其师生展示中国书法、绘画、茶艺、乐器、京剧、中国结、风筝、美食等文化习俗,邀请当地学生深度参与体验,全方位感受中国文化魅力。”晔迪特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松岩表示。
孔子学院内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在当地刮起了“中国风”,也让中国文化一点点地走进了合作国人民的心里。
在宁怀颖的记忆中,5年前由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京剧巡演活动让她印象极为深刻。“当时,我们在俄罗斯三个城市进行了多场演出,这是伏尔加格勒州历史上的首次京剧演出。”时至今日,宁怀颖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演出时,台下观众表情的变化,“那是一种从第一场演出时的不理解、不明白,到最后几场开始有了互动的变化。演出结束后,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来到后台,请我们的演员帮孩子画一个脸谱。这一刻,大家好像从我们的国粹中慢慢走近了中国。”她说。
民心相通 共建文明友谊之篇
今年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宁怀颖到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负责人的第十个年头。3月10日一早,刚刚走进办公室的她,就收到了同事们送来的神秘礼物。拆开盒子,里面不仅有一个漂亮的圆形蛋糕,还有一张所有同事与她在一起的合影。看到蛋糕上用俄语写着“十年——只是开始”后,她红着眼睛说:“远离故土的十年,每一天都在想家,但在这里工作的十年,非常开心,孔子学院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目前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共有18名老师,其中5人来自中国。这些年,中国老师与当地学生和民众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我们在这里教授中文,也感受着俄罗斯人民的热情和友好。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这种友谊不仅仅是个人之间,更是中俄两国人民友好的缩影。”宁怀颖说。
因为喜欢中文,俄罗斯青年叶夫根尼来到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学习;因为喜欢中国,他在这里一学就是10年。他说:“我很幸运,能够在这里遇到这些可爱的中国老师,我特别感谢孔子学院,一直舍不得离开。”
因为孔子学院的推荐,土耳其青年布拉·贝尔克·阿尔通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即将入职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这份工作,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都非常有意义。现在不仅是我,我的家人也十分感谢中国。”
以语言解码文明基因,用艺术编织理解纽带,让民心相通浇筑友谊基石……孔子学院正在续写文明对话新篇章。
这座跨越时空的文明驿站,也将见证更多文明相遇的奇迹,让世界听见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未来交响。(记者 张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