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高志翔 2025-03-29 11:43
咖啡机器人送上刚调制好的咖啡
中关村论坛年会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前沿技术展示的舞台。本届年会又有哪些“上新”?在现场,记者与众多科技“神器”来了一场亲密互动。
走进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浓浓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仿生人形机器人正在门口咨询台前与观众热聊,一排小型机器人集体踏着统一节拍跳舞,茶艺机器人在人群围观中秀着泡茶技艺,还有的机器人与观众下棋、写毛笔字,机器狗则不时穿梭在人群中……恍如进入了人与机器人和谐相处的高科技未来社会。
据了解,本届年会有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活跃在会场各处,来自宇树、天工、夸父等企业的明星机器人悉数到场,作为“智愿者”上岗。
“你好!请介绍一下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5届,累计开展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上千场,数十万名国内外嘉宾参与……”
有着真人外形、丰富类人微表情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妮娅”一边与观众挥手打招呼,一边干脆利落地回答各类问题,颇有几分“问不倒”的架势。
这款机器人来自北京清飞科技有限公司。“它能接入不同人工智能大模型,根据各种应用场景定制,带来智能语音交互体验。你看,‘妮娅’在说话的时候表情也很生动,会结合对话内容进行挥手、比耶、再见、握手等回应,很懂礼貌。”该公司负责人说,目前这款机器人单台成本数十万元,将陆续在公共服务、教育、陪伴、文娱等领域投入应用。
每届中关村论坛都有诸多有趣的前沿科技展示,是全球新技术、新产品亮相的必选地。
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本届年会首次打造了“中关村论坛智能体”,通过应用豆包AI(人工智能)同传系统,可以实现用演讲者的原声进行同传翻译,就如同演讲者同时用多种语言演讲。
当然,年会上的“显眼包”还要数人形机器人。它们在迎宾、交流、表演等场景中,成为参会者的智能助手。
“互动性特别强!”现场不少观众都想与宇树G1人形机器人来一次握手、合影。它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前台附近热情握手“迎宾”。
能干活、会卖萌的宇树GO2机器狗也成了“团宠”,它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打滚,还时不时做出“恭喜发财”“比爱心”的动作,引来观众连连赞赏。“这款机器狗既可以成为电子宠物,也可以执行巡检、防爆等任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仿生人形机器人“妮娅”挥手打招呼
此外,“机器人帮你看店”在这里也成为现实。
“您的咖啡好了,这就帮您去拿。”在无人值守的“小关店铺”,咖啡机器人正忙着为观众调制咖啡,它的机器人同事配合默契地将调制完成的咖啡一一送到点餐观众面前。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制作近百种风味的咖啡,已有30台咖啡机器人在北京、深圳等地“入职”。“根据不同场景和配置,咖啡机器人的价格从10多万元到30多万元不等,能够在高校、医院、写字楼、艺术会展和产业园区等场景中投用。”他说。
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一台书法机器人淡定地挥毫泼墨。这位名为“俞文峰”的仿生机器人有着人类男子的外貌,写字时还不时眨眼、点头或蹙眉。
“这款书法机器人的皮肤看起来跟人类很像,手指也非常灵活。论坛上它非常受欢迎,每天要写100多张书法作品送给观众呢!”工作人员说。
机器人何时可以进入百姓家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看来,开发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替代人类完成危险、单调、重复或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
然而,“机器换人”也引发了思考:如果所有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
“因此,人类仍需保留一些自己喜爱、专注且安静的工作场景,以回归人格创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他说,虽然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社会中有望承担更多家务和看护老人等任务,但从社会就业、人性角度和技术体系来看,这一愿景的实现还需要一定时日。
听全球顶尖“智囊团”分享前沿科技观点、看机器人“天团”硬核耍萌……在中关村论坛上,AI技术“照进现实”“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