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5-03-27 07:58
津滨网讯(记者 李铁军)为着力解决建筑垃圾随意堆存、城镇垃圾费征收不到位等问题,3月25日,滨海新区召开建筑垃圾治理、城镇垃圾费征收、垃圾分类工作推动会议。会议部署了建筑垃圾治理、城镇垃圾费征收和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要求做到建筑垃圾全部备案,城镇垃圾费应核尽核、应收尽收,生态垃圾分类设施全面启动。
会上,保税区、汉沽街道、胡家园街道、新城镇就本区域建筑垃圾重点问题治理推进情况进行了整体汇报;经开区、保税区、高新区、中新生态城、东疆综合保税区汇报了城镇垃圾费征收进展情况。
关于建筑垃圾治理,区城管委正在对全区300余个工地备案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梳理。会议要求各开发区、街镇、相关委办局、天津港集团、建投集团高度关注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坚持属地、属事管理原则。所有尚未设置建筑垃圾正规消纳场所的开发区、街镇务必按要求抓紧规范设置。目前还未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开发区、街镇包括:保税区、经开区、杨家泊镇、海滨街道、新北街道、北塘街道、杭州道街道、新港街道、大沽街道、新村街道。会议强调,要做好本辖区及管理领域施工工地、桥下空间、空旷区域等易出现问题点位的日常巡查巡视工作,严控“六个百分百”,严厉打击未按规定利用或处置建筑垃圾、非法委托运输、未取得运输核准擅自运输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偷排乱倒、随意填埋堆存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跨区或区内跨属地区域,要全面推动联动执法,形成闭环式管理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运输、处置、撒漏建筑垃圾行为的查处工作。
会议要求重点关注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空旷区域、村镇及水体周边、港区、桥下空间等区域,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常态化、动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各开发区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逐步推动新能源渣土运输车或国六渣土运输车辆全面使用。
关于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会议要求各开发区进一步加强征收力度,确保整体征收工作取得质的提升。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国资委、区交通运输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体局、区卫生健康委、天津港集团等部门需将所属企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学校、医院、公交场站的位置、联络人联系方式统一上报区城市管理委,由区城市管理委环卫作业队伍现场对接并落实核定征收相关工作。各街镇要加强属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天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规定》,对拒不缴纳城镇垃圾处理费的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5年一季度,保税区、塘沽街垃圾分类工作活动组织周密、内容丰富,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会议要求各开发区、街镇、相关委办局适时组织垃圾分类宣教活动,不断增强垃圾分类知晓率。
滨海新区推进“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管理模式,要求各单位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箱房建设。针对部分街镇垃圾分类箱房存在建而不用的现象,会议要求所有投入建成的垃圾分类箱房站点务必全部使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网格员作用,通过开展定时定点投放、桶边督导、定点打卡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
各单位要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按照“四分类”标准规范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管理。各属地、属事单位需就垃圾桶随意堆放、桶体破损、不洁、满冒、外溢、桶体垃圾分类标识及字体脱色、不清晰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务必落实“退桶进院”,及时更换破损严重的垃圾桶,对桶体不洁、标识不清的垃圾桶实施整体清洗修复,确保整洁、美观、管理有序。对各场所使用的垃圾容器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更换。所有待收运垃圾容器务必设置待收运标识,按时、按点分类摆放,落实常态化管理机制。
区城管委成立了4个区级垃圾分类巡查专项小组,分别负责中部片区、北部片区、南部片区及各开发区的日常垃圾分类巡查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运输、宣传措施、公众评价等多个方面,对辖区内居民社区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并定期下发整改告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