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李若怡 2025-03-26 16:01
津滨网讯(记者 单毅 张惺卓 报道 王鼎鑫 摄影)从阿尔卑斯山脉到渤海之滨,瑞士百超集团将“精密如钟表”的工匠精神注入中国制造业。作为百超集团全球最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之一,百超天津工厂已经扎根天津二十余载,在做好国内市场服务和客户支持的同时,承载满足百超全球市场客户需求的重任。
日前,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区域的百超天津工厂呈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车间宽敞明亮,天花板上LED灯提供充足的光线,确保每个工作区域都能清晰可见。地面上划有清晰的标识线,区分不同的工作区域和安全通道。在激光切割机的组装区域,激光发生器的镜片被小心翼翼地调整,以实现光束的精准聚焦。技术人员正在仔细安装激光发生器、切割头和控制系统,并通过电脑屏幕监控各项参数,确保切割精度达到要求。
正在组装的这台激光切割机便是百超天津工厂去年刚推出的ByCut Nova。该产品一面世就获得市场认可,赢得了大量订单,同时凭借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突破和强劲实力斩获“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航奖——创新产品奖和高端装备智造‘新质奖’两项行业重量级奖项。”百超天津董事总经理王永乐表示,这不仅彰显百超技术创新的实力,也进一步巩固百超在推动机械工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进程中的领先优势。
近年来,中国正加速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百超天津工厂采用订单驱动的运营模式,将通用产品与定制化产品占比分别调整为70%和30%,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通过与客户深度合作,百超从硬件、软件、交付、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备件方面提供高度个性化的行业定制方案,助力客户建设智慧工厂,实现颠覆性创新与效率提升。
在智慧工厂的构建中,机械装备如同“躯干”,而软件则是“大脑”。为实现智能化目标,百超为所有设备配备了通用智能接口,不仅实现了百超内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能与其他品牌设备无缝对接,构建起开放式的智能制造生态。王永乐表示,面对AI智能的发展趋势,百超天津工厂也积极探索利用AI大模型在培训、研发流程等方面提升整体效率,并开发数字化工具和系统,为智能工厂建设赋能。
百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行业优秀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钣金加工中全工艺链的材料流和数据流的自动化,产品包括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和钣金自动化及软件解决方案。早在2002年,百超在天津设厂。2005年,百超天津工厂完成中国首台激光切割机的组装。2012年,百超天津工厂迁址到空港,主要研发生产百超全系列银端产品,业务发展迈上快车道。
“这里离机场和港口都比较近,便于产品快速出口。”王永乐表示,得益于区位和相关政策支持,百超天津工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依赖于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灵活的本地化策略、持续的创新以及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多年来,百超深耕中国市场,建立了集本地化研发、制造、供应、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运营体系。百超天津工厂组建了约60人的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并实现了包括生产、调试、质量检测等在内的完全本地化制造和超过90%的本地化供应,同时建有本地销售和市场服务团队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支持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化,而技术进步又推动供应链的优化与创新。“借助国内供应链优势快速实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将优质供应商反向导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助力百超集团强化全球竞争力。”王永乐说。
当百超天津工厂研发生产的产品从天津港发往欧洲工厂时,这不仅是设备的流动,更是“东方智慧重新定义瑞士匠心”的产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