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李若怡 2025-03-26 14:04
津滨网讯(记者 战旗)天津市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攻坚双轮驱动,系统性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突破90%,远超国家提出的45%目标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天津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机制创新引领效能革命。自2017年起,全市累计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1800余座,服务覆盖2209个行政村。进入“十四五”后,天津在全国率先推出“依效付费”管理模式,建立以出水水质达标率、处理设施利用率、设施运行负荷率等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推动污水治理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攻坚实现全域覆盖。面对北方农村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的共性难题,天津构建起“四维治理矩阵”。针对距城镇较近的村庄采取“纳入城市管网”,平原农区推行“管网+处理站”,分散村落应用“抽拉转运”,根据村内道路修建情况创新采取负压处理模式。通过“四水”(冲厕、洗涤、洗浴、厨房排水)共治实现应收尽收,全市日均处理能力达12.87万吨。
智慧赋能提升管理能级。武清等区创新开发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建立“创建工单-输入问题-发起任务”闭环处置机制。巡查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拍、传、查”三步操作,30分钟内即可触发维修响应,问题处置效率有效提升,构建起覆盖行政村之间动态监测网络。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运行情况,提前预判故障,做到主动预防。
制度保障筑牢治水根基。2025年创新修订《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了“规划-建设-运维”全链条管理体系,明确市、区、运维单位三级管理责任体系,设立专项运维经费,培育专业化管护队伍,形成“财政保基本、受益者付费、第三方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