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津云 编辑:白璐 2025-01-09 13:50
1月8日,记者从滨海新区“两会”获悉,2024年,滨海新区统筹“三新”发展、“三量”共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4年,滨海新区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和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滨城科创区”加快建设,华苑科技园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科研创新中心、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津科创中心启用。发布全球首个可开源“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国内首套商业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发射成功,个体化新抗原肿瘤疫苗开展临床试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800家,雏鹰、瞪羚和领军企业超29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全国第二家扩大专利预审服务范围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先行先试。全区有效专利总量近13万件。产业(人才)联盟达20个,实施“鲲鹏”计划升级版,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6家,“海河英才”落户超5000人,集聚领军人才近1400人,“滨城”户籍新政新增落户1.1万余人。
产业焕新促进经济提质。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正式挂牌,中石化LNG二期、渤化“两化”搬迁改造一期等重大项目投产;大众3款新车型、长城魏派SUV等一批项目落地,吉利甲醇新能源商用车体系加快构建;全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园投产运营,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成功交付。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形成300万台整机产能,天津软件园开园,曙光存储发布全球首个亿级集中式全闪存储;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等项目落地,北方最大细胞与基因治疗生产基地启动首个细胞药试生产;力神聚合物电池等项目投产;海特首架A321客改货飞机交付使用,斑斓航空研发总部、云翼智能等一批低空经济项目落地。累计构建70余个未来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0个未来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发展平台,建成9个未来产业集聚区。获批网络货运国家级数据共享管理试点。引进品牌首店122家。“梦想”号和“爱达·地中海”号双轮运营,“国内采购+保税供船”业务常态化开展,接待国际邮轮艘次和游客人次稳居全国第二、北方第一。
城市更新催化有机循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编制完成。轨道交通“三线一枢纽”实现贯通51.9公里,滨海西站市政配套、西中环跨海河桥等项目加快推进,安阳桥、于新桥启动改建。8个“城更”项目持续推进,实施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167个,实施54个老旧小区和市政管网改造提升,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2024年,滨海新区推动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一体推进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潜在生产力有效激活。
攻坚发力盘存量。发行全市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泰达MSD、滨海站地下空间等闲置优质资产加快盘活,时尚广场更新项目一期主体完工。全区盘活经营性土地609.5公顷、国有房产类资产412.5万平方米,全口径盘活收入247亿元。
千方百计优增量。总投资3046亿元的中石化催化剂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鸿图轻量化智能制造华北基地等264个项目竣工;总投资5405亿元的空客二线、诺和诺德无菌厂等453个项目加快建设;中环青山绿能智造产研基地、中软信创总部等重大项目落地;PPG涂料、玛氏宠物食品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多措并举提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32.3%和19%。实施数字化转型提升项目70个,获批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3家,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入选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67家,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达101家。曙光信息等11家企业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