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4-12-26 14:28
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风雨街中过,岁月楼中存,河北区荟萃着诸多风流名士的旧居韵致,弥散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塑造出“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肌理。
回首过去的一年,河北区在现代服务业的升级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不仅体现在亮眼的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民生福祉的增进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火花在智算中心闪耀,智能网联汽车在海河沿岸驰骋,数据要素产业在这里蓄势待发,航运服务业在这里集聚发展。河北区,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智能网联产业加速布局
在意风区,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于旅游观光的无人驾驶游览车。市民可以搭乘这些车辆,感受别样的意风区风光。“这些无人驾驶游览车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还能通过智能交互系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项目负责人张啸表示。
河北区此次打造的无人驾驶示范路段,是与华为车联网团队、智慧互通公司等共同推进的项目。河北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智能路网建设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河北区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智能网联产业的细分赛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河北区注册成立了天津市北翼风华科技有限公司,并联合天津电信实现了智能网联接驳车在海河沿线7.3公里示范线路上的常态化测试运行。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河北区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实力,也为区域内的智能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河北区还围绕支线物流细分赛道,与城市级物流配送独角兽企业——九识智能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级物流配送商业落地和产业发展。这一合作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河北区还积极拓展公共交通赛道,将7.3公里路线向天津站、觉悟社等景点延伸,与公交集团联合探索开展智能网联公交文旅线路运营。这一创新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内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丰富市民的出行体验。
在项目载体建设方面,河北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上海均和集团联合打造的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预计明年年底可完成部分交付入驻。
同时,加快盘活通广科技园八号楼,吸引了天津电信智能网联事业部、万集科技、北翼风华、华胜天成等8家企业入驻,签约面积共5428平方米,出租率达63.5%。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河北区的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
12月9日,河北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河北区着力集聚各类航运要素,不断完善航运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以远洋大厦片区为启动区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中展现“河北作为”。
河北区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盘活旺海国际大厦A座建设服务航运、功能完备、辐射全市的航运服务中心,利用大厦1-7层6000平方米建设面向要素、功能完备、辐射全市的航运服务中心。汇聚政务服务、中介服务、市场服务职能,集聚商协会、校友会、金融、法律等各类航运发展要素,推动形成高端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底,河北区共有航运相关企业487家,注册资金132.30亿元,1-10月新增航运企业104家,新增注册资金4.37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河北区在航运服务业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突破。
在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方面,河北区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创新设计。中心内设商务接待区、产品展示展销区域、综合服务区、开放交流区、航运展示区和共享办公区等功能区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同时,河北区还积极推动航运服务中心的入驻工作。目前,国家能源集团航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国能(天津)航运有限公司已落户,并入驻旺海国际大厦办公。天津海事法院、天津仲裁委员会、大连海事大学天津校友会等10余家机构确定入驻,与中国船级社、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20余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商贸文旅服务业蝶变增能
“钟书阁的客流量日益增长,成为书店行业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店长王海波这样说。
9月30日开业的钟书阁天津首店是一家独具特色、融合天津文化元素的书店。开业以来,这里每天都吸引了大量读者前来参观和购书。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钟书阁在三楼特别规划了一个复合型空间,涵盖了生活艺术类书籍,并设有专门的活动区域。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亲子阅读会和新书签售会等。钟书阁还开设了夜校服务,进一步延长了营业时间,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王海波认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书店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钟书阁不仅能成为一个购书的场所,更能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
意风区作为天津市的文化地标之一,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文化底蕴的沉淀和文化中轴线的打造。意风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嘉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民族路作为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钟书阁、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等多个文化地标。“夜校的开设,就像是在这条文化中轴线上画龙点睛。未来,意风区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不断提升其文化软实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河北区聚焦产业育新、场景上新、消费焕新、服务创新等方面,高水平重塑“两圈一带”主引擎,丰富“场景+”“体验+”“首店+”等高品质消费供给,打造“2+1+N”多元消费新格局,加快商贸文旅服务业蝶变增能。
这一年,河北区的意风区、天津之眼这些地方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变得更有特色了。比如,意风区·东西里嘉佩乐柏典酒店、最美书店钟书阁、一尺花园、百客屋城市旗舰店、“意风秘境”等新业态、新亮点项目相继落地、开业。
除了意风区商圈在重塑“现象级城市名片”的品牌力之外,在天津之眼商圈,通过深挖文化内核、启动商圈升级重构等方式,打造了高端消费新地标。同时,河北区还瞄准假日消费、汽车消费、小店经济等细分领域发力,丰富消费要素,补足产业短板,培育更多新型消费。
红色文化再放光芒
10月29日,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33号的北洋法政学堂旧址迎来重新开放的日子。这座建筑,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全日制官办政法专门大学,不仅见证了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青春岁月,更是他们思想启蒙和政治抱负的摇篮。
“李大钊先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天津度过的6年半时间,是他早期革命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10月21日,在北洋法政学堂旧址,河北区文管所所长徐燕卿在介绍修缮工程时表示。徐所长指着建筑中几根与史料照片中完全相符的雕花廊柱说:“这些廊柱是李大钊在这里求学生活的有力证明,我们将其作为展览的一部分,重新复原了出来。
北洋法政学堂的修缮工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木质屋顶、青砖老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力求还原历史场景。铁东路街副主任孙雪静表示:“通过这样的复原,现代人将有机会一窥当年读书人的生活面貌,感受那个时代的学习氛围。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
河北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现存革命文物遗址达13处。河北区文旅局长丁艳介绍,此次北洋法政学堂纪念馆的开馆,标志着河北区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国家革命的先驱,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就是从北洋法政学堂开始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遗址的修缮工作,不仅是对李大钊同志的纪念,也是对天津乃至全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后人,更是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据要素产业蓄势待发
河北区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全力打造数字服务业升级版。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达到43家,占区内规上企业的9.1%,同比增长30.3%。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河北区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中,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河北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天津市智算中心作为市内六区中唯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算力中心,其算力规模已达300P,服务客户超过205家,使用算力高达285.09P,算力使用率超过95%。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河北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突破。
除了智算中心的建设外,河北区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创新转化。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成功培育了“海河·岐伯”“海河·优医”等天津本土“海河”系列大模型,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此外,河北区还积极融入全市算力建设运营大局,共同搭建全市统一的算力交易平台。
在数据市场培育方面,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北区分中心已揭牌成立,在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北区专区”挂牌上架了30余项数据产品,涵盖车联网、智慧停车、供热等多个领域。同时,与天津OTC共建河北区数字产业服务中心,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数据支持。这些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为河北区的数据要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河北区将继续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数据要素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在航运服务业、商贸文旅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转型升级;在教育事业等社会民生领域不断提升水平。同时,河北区还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摄影 刘乃文 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