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云 编辑:严玉霞 2024-12-18 15:54
“我市牵头培育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与京冀协同培育的集成电路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均成功晋级国家队,实现重大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协作又传好消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共计35个集群上榜。其中,京津冀联合申报的4个集群入围,分别是——“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和“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
瓣瓣同心,携手共行。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落实国家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部署,聚焦优势产业领域,链群统筹、形成合力,联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此次,4个集群入围《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这是三地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真实写照。
晋级国家级名单,京津冀三地都做了什么?
一方面,构建集群培育整体推进机制。天津市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实施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等“八大工程”,细化分解113项重点工作,配套制定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给予支持,形成“行动方案+任务清单+政策措施”的工作推进合力;明晰建设方向,制定实施天津市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巩固提升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以“1+3+4”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协同打造集群高地。三地高位协同,健全定期会商、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国家+省市+部门”三级推进体系。三地工信主管部门共同签署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产业协同战略合作协议,印发《京津冀三省市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完善跨区域“链长制”,共同绘制产业图谱,与集群属地政府、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共同组成工作专班,链群统筹、上下联动,会同三地科技、人社、统计、金融等部门,形成紧密的区域集群协同培育体系。
第三方面,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天津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培育国家级、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集群;联合京冀印发实施生命健康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方案,协同推动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本市还依托重点区发展禀赋和产业优势,牵头编制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实施方案,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发展规划,协同推动京津冀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做大做强。同时,立足天津市“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和各区主导产业,天津遴选培育高新区网络安全、经开区生物医药、北辰区智能装备等3个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市级集群;累计培育西青区能源矿产装备等8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供配套支撑。
第四方面,发挥集群促进组织作用。本市创新集群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信创海河实验室等集群促进组织“黏合剂”核心功能,联合相关集群促进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化资源,开展合作对接、协同攻关、市场推广服务;编制集群培育方案,建立集群企业库、项目库及招商任务清单,定期发布集群发展报告。
其中,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2023年总规模近2.2万亿,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集聚3.3万余家企业,构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网络安全”全产业链条,汇聚三大国产CPU主流技术路线。
下一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把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协同推动京津冀国家级集群建设,加快向世界级集群跃升;同时整合本市集群资源,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和各区主导产业方向,遴选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网络化协同程度高、技术创新水平领先、开放合作交流活跃的市级集群,“一群一策”加快建设,持续壮大天津先进制造业实力和底盘,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有力支撑。(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