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绘天津|礼服匠人吉洳庆:一袭手作旗袍 绽放非遗雅韵

稿源:中国网   编辑:马润荞   2024-11-07 13:56

2024-11-07-55-51

近两年,随着国潮的兴起,旗袍、汉服等传统服饰再次成为焦点。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已然成为国潮新风尚。其中,旗袍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如诗一般盛开在时光深处,带着久远的气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典的灵性与韵味。

在寸土寸金的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一幢法式小洋楼内展示着一件件华美的旗袍,像是一帧帧老电影里的长镜头,定格了历史的波澜与时代的荣光。这家店便是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吉庆祥旗袍·礼服世家。这附近,住过童年时的张爱玲、年轻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吉庆祥的旗袍店铺低调地隐驻于众多名人故居之间。如今,店铺不仅承接精美旗袍定制服务,更是宣传天津传统非遗文化的展示空间。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穿旗袍。”作为吉庆祥华服世家的第五代传人吉洳庆,希望不但要把世代传承的“吉氏立裁特技法”发扬光大,还要注入更多年轻的元素,让全世界的年轻一代都爱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从穿上属于她们自己的一身旗袍开始,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走进吉庆祥服饰专卖店,衣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的旗袍,工作台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色绸缎布料。身穿旗袍、轻挽发髻的吉洳庆正拿着量尺,仔细观察一位顾客的颈、背、腰、臀曲线,为顾客测量身材尺寸。看着眼前成熟大气、一颦一笑间宛如画中人的吉洳庆,想不到她年方26岁。谈起她如何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名传统手工艺人时,吉洳庆打开了话匣子。“我出生在旗袍世家。每天看着母亲制作旗袍,耳濡目染下,对旗袍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吉洳庆指着墙上的老照片介绍说,店铺的第一代创始人李庆先生于1880年在北京大栅栏创办了庆祥号布庄,后人把店铺搬迁至天津。如今的店名正是吉洳庆母亲的名字——吉庆祥。“妈妈是第三代传承人,她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旗袍设计,有许多次,我在凌晨三四点醒来时,看到妈妈还在制作、裁剪,我在一旁很心疼,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继承这种工匠精神,把老一辈的手艺传承下来。”吉洳庆感慨道。

一件舒适又美观的旗袍,版型很重要,这也考验了旗袍艺人裁剪的功夫。“‘吉氏立裁特技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凸显女性的曲线美,这对设计、剪裁和制作的整个流程都有极高的要求。首先需要从头到脚测量客人身体上至少27个部位的数据,然后根据客人的职业、谈吐、气质、外貌、肤色等,精心完成适合其身份特质的设计,再用立体的裁剪去缝合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衣服与主人完美贴合。”说罢,吉洳庆用弯尺在布料上画出曲线后,用剪刀开始裁剪,“镶”“嵌”“切”“滚”“归”“拔”和“推”等动作流畅自如,吉洳庆将这项传统独门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曾到国外留过学,研究过西方知名设计师作品的吉洳庆,如今将旗袍设计赋予了更多创新元素。“我想把西方一些艺术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相结合,比如,我将蕾丝、流苏等偏西方的元素融合在旗袍设计上,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裁剪和设计风格也不断创新。吉洳庆介绍说,“天津现代女性自信大方,广泛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旗袍的领子、袖子等方面的裁剪就都要区别于传统,要考虑舒适度和需求。”

如今,作为全国青联委员、天津市青联常委,吉洳庆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公益课堂等多种方式,向更多人介绍非遗技艺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苏州有苏派旗袍,上海有海派旗袍,北京有京派旗袍,我想打造有咱天津特色的津派旗袍。作为一名青年传承人,我将秉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发挥青年的开拓创新精神,持之以恒地促进传统服饰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服饰文化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b9daf21ce46f5b8a93839c704e22a2d.jpg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