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再放光芒!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正式开放

稿源:津云   编辑:李若怡   2024-10-30 16:11

微信截图_20241030160940

津云新闻讯:2024年10月29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辰13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修缮竣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北洋法政学堂创建于19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日制官办政法专门大学,李大钊同志在此度过了6年的学习时光,在这里他孕育了民主主义思想,为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思想基础。

河北区启动了北洋法政学堂修缮工作,并策划推出《铁肩担道义 热血润山河》——李大钊与天津主题陈列展。展馆的开放吸引了众多关注,也为党史研究和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

详实史料讲述李大钊与天津的故事

河北区文管所所长徐燕卿表示:“我们这个展览在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内开放,展览布局根据遗址建筑情况进行安排,突出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求学的六年时间里,他的学习内容、思想变化以及所做活动;二是突出李大钊与天津的关系。”

“大钊先生早期这段求学经历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展示和传播弘扬。他在这一时期不仅学习新知识,还参与了当时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活动,为现在青年人如何爱国、关心国家命运和变革做出了指导。”

谈到此次展览的特色时,徐燕卿说:“此次展览有很多亮点,比如首次相对全面地展示李大钊预科和正科的讲义,其中有大量日文、中文和英文的批注,体现了他语言能力的熟练。还首次展出了他求学期间的学习科目,以及直隶总督给教育总长的呈词中提到的学校状态和毕业证延迟发放的原因等历史细节。此外,展览还特别突出了大钊先生在学校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如国会请愿和立宪运动,为他结识社会名流打下基础。”

严谨家风影响一代青年人

对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职时的家风故事,徐燕卿介绍说:“我们在展览中专门设置了展柜,展示大钊先生给学生资助、推荐工作以及担保学费和宿舍费的情况。大钊先生工资、讲课费和稿费并不低,但每月月底夫人却没钱买米,因为他的钱一部分资助学生,一部分用作党团建设活动费,甚至去世时家里几乎没有财产,只有一块大洋。”

谈到展馆开放对天津党史教育的影响,徐燕卿说:“从李大钊先生的研究来说,补足了早期思想变化研究的薄弱环节。从天津来说,让天津的红色文化传播形成了完整的历史链,更加坚定了天津的红色文化自信,也让天津的红色文化更全面,链条更完整。我们要学习大钊先生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大钊先生之孙李宏塔对展览印象深刻,他表示:“我爷爷曾在天津法政学堂学习,这是他18年学习生涯中的6年时光。在这里,他接受了白雅雨老师的教育,深受其影响,以至于他在后来的讲话和行动中多次提及。”李大钊先生曾在天津法政学堂度过了宝贵的六年学习时光,这段学习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与天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革命活动中,李大钊先生负责指导北方的工作,天津成为了他重要的活动基地。他多次来到天津,与当地的教育界人士交流思想,寻求支持,为革命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李大钊先生的思想和行动对当代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通过这个展览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李大钊先生与天津的联系。”

河北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迈出重要一步

河北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现存革命文物遗址达13处。此次开馆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河北区文旅局长丁艳介绍,此次北洋法政学堂纪念馆的开馆,标志着河北区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丁艳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李大钊在学堂期间的历史意义,探讨其对北方政治运动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纪念馆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等。通过展览和交流活动,将李大钊的红色思想传递到基层,教育更多的人。”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铁东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雪静,她介绍道:“在今年启动的修缮提升工程中,我们发现了雕花廊柱与李大钊先生毕业照中的柱子完全一致,这一发现让我们倍感惊喜。”孙雪静表示,纪念馆在展陈时进行了场景复原,力求再现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读书时期的生活场景。

居民区内的纪念馆:修缮停车场 方便参观

纪念馆每日9:00至16:30对外开放,周二至周日均可参观,周一闭馆。游客需凭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预约进馆参观。

考虑到纪念馆位于居民区内,为了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街道在修缮过程中配套修建了停车场。游客可通过高德导航直接到达停车场,方便参观。孙雪静补充道:“我们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当游客数量达到一定上限时,我们将采取限流措施,确保参观秩序井然。”

未来,纪念馆将开展研学活动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同时培养红色宣讲员队伍,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孙雪静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

李大钊纪念馆:两地携手交流 展显李大钊青春光彩

“在前期的筹备的过程当中,李大钊纪念馆与天津河北区进行了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就办展的思想、展览的大纲等各方面,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像李大钊在天津求学时的正科刑法讲义等一些资料。”从乐亭而来的李大钊纪念馆馆长李敏介绍,“可以说李大钊在天津6年的时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当时在选取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李大钊曾经在狱中自述中这样回忆,招感于国事之危迫,急思深言正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此次展览与其他地方的李大钊相关展览不同,更加突出了李大钊青年时期的特点,北洋法政学堂正好展现了李大钊最光彩的青春。

“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国家革命的先驱,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就是从北洋法政学堂开始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遗址的修缮工作,不仅是对李大钊同志的纪念,也是对天津乃至全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后人,更是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一位参观过展览的观众感慨道:“看到大钊先生在求学期间的种种努力和贡献,深感敬佩。他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真正诠释了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和学识渊博的学者的风范。”(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摄影 蒲永河 息明亮)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