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持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大餐”丰富新生活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高志翔   2024-10-19 11:41

1981年,天津城镇每百户家庭仅拥有1台彩色电视机、农村每百户家庭仅拥有11台黑白电视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彩电逐步取代黑白电视机。1995年,城镇、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数量分别达到102台和63台

到2023年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6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76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57个、电影放映单位115个

2023年,我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3673元,是2012年的2.3倍,占我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20%

前不久,家住河西区的李女士带着孩子到天津博物馆参观,逛了大半天意犹未尽。“平时一有时间我们就会来文化中心,去博物馆、图书馆看展、看书,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她对记者说,“刚才参观了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我觉得很有意思,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

在李女士的印象里,自己小时候的文化生活远不及现在丰富,看电视、读书是最主要的选择。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数据显示,1981年,天津城镇每百户家庭仅拥有1台彩色电视机、农村每百户家庭仅拥有11台黑白电视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彩电逐步取代黑白电视机。1995年,城镇、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数量分别达到102台和63台。

随着古文化街、天津科技馆、周邓纪念馆、天津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中国大戏院、天津图书馆、文庙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维修改造,人们能享受到的“文化大餐”越来越多。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32个、博物馆18个,比1949年分别增加了30个和17个。

市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完成全市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成为国内首个利用数字电视传输文化信息资源的地区;完成130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此后,天津文化事业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

数据会说话。到2023年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6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76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57个、电影放映单位115个。

“用文惠卡看演出,自己充值一部分,政府还能补贴一部分,价格很实惠!”市民曹女士说。变补贴院团为补贴百姓,2015年,天津创新推出文化惠民卡,让群众“花小钱看大戏”,也带火了演出市场。发行9年来,累计补贴102.2万人次,组织惠民演出3.8万余场。

作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还十分注重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梁启超旧居、静园、民园西里、曹禺故居、庆王府、先农大院、利顺德大饭店等历史风貌建筑成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人文地标。2023年,天津和平五大道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假日里文博场馆参观者络绎不绝,各类音乐会、演唱会人气爆棚,津派文艺佳作不断推陈出新,无不显示着天津人民对文化活动的热衷。2023年,我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3673元,是2012年的2.3倍,占我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20%。

“文化大餐”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富足。(记者 马晓冬)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