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上观新闻 编辑:高志翔 2024-10-17 17: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为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推进生产力变革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把握好两对关系,抓住三大着力点。
把握好两对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引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此,要统筹好以下两对关系: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方面,要从中央层面完善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并对各地方进行分类引导,同时加强新设政策与原有政策间协调配合,建立政策衔接机制,促进政策的一体化和整体性,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另一方面,对地方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将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同本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进行创造性落实,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二是区域与区域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质量和高效能的特征,除了我们传统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外,还包括数据、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而数据、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要在流动中产生,因此,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畅通便捷的流动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区域间“藩篱”,铲除“行政区经济”的土壤,使生产要素可以畅通流动,实现规则一致、充分竞争、高度开放、运转流畅的市场格局,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分类推进、错位发展并不意味着“隔离”和“对立”,要加强区域间协同联动,在科技和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和四类主体功能区联动中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建立发展联动机制和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以实现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抓住三大着力点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抓住科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三大着力点,持续深化改革,久久为功。
1.坚持变革重塑,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还面临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足的问题,一些卡脖子领域亟待突破,全面创新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文化和生态还需培养和优化等。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以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各区域协同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分梯度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两方面持续提升整体效能。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体化能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加强对全国科研力量、资源平台、战略规划、区域创新的统筹能力和全国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空间布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城市的区域协调能力,使其在全球创新城市网络体系中起枢纽组织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区域创新体系新模式和新经验。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区域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科学时代,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已经超越行政边界,创新主体具有跨界和跨区域特征,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深莞惠“3+2”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体系自组织,引导区域创新体系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探索区域创新体系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思路。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对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创新不是简单地造概念、炫技术和创产品,而是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原有技术路线的颠覆性突破,还包括寻找新的供应来源、提升工艺水平、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和实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等。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与现实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将创新与当地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相结合。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结合发展地区实际,推动数智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将创新与当地民生发展相结合。创新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改善民生要求各个地区利用科技创新切实解决当地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如用新技术提高教育、医疗的普惠度,使“小地方”也能享受“大专家”的服务,又如对于区域跨度大、交通不便捷的地区用好数字技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
2.提高生产要素区域间创新性配置的能力和效率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各类生产要素自由、便捷、高效流动,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集聚。这就需要以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依托,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障碍,为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迭代市场,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一是要打破原有生产要素的领域和行业的界限和隔离墙。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持续推进取得了重大成效,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当前仍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应持续深化改革,将各种隐形的保护主义彻底消灭。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铲除违背中央现行政策的地方性规定,提升各级政府、各地政府市场准入规则的一致性,加强中央和地方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衔接,加强跨区域监管合作,完善跨区域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提升市场监管体系的效率和效能。另一方面,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壁垒和区域壁垒,加强科技成果在跨区域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
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人均数据拥有量和人均算力拥有量将是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数据与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媒介,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未来应进一步发挥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要素区域间配置的能力和效率。一方面,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要素流动、交易和监管的制度和规则,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破除要素市场分割和多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区域间协同。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鼓励适度超前建设,快速释放数字红利,以实现弯道超车或变道超车。与此同时,加强区域间数字经济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数字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空间溢出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结合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体系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实现“因地制宜”?关键在于结合地区特色和优势资源发展产业。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于传统产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产业就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将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其实,产业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传统产业并不代表低端。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水平、产业体量、产业链完整性、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优势突出。因此,不能把传统产业简单“一退了之”,而是要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提升传统产业的规模和能级,通过新技术的助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如当前很多传统制造业优势地区的企业通过“制造+”的形式进行服务化转型,走出了一条蓝海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特征。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提早布局谋划,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一方面,引导产业梯次布局。通过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推动更多有基础、有优势的企业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链主”,推动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深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普通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打造产业链协作联合体。另一方面,打造跨行政区域的未来产业集群。围绕“链主”企业打造产业生态良好、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未来产业集群,集聚各地区优势,分工合作,加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空间强关联性的有机整体。
作者:周静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