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画画的小站稻尽展丰收之美,会馆村文旅再上新!

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4-10-06 21:59

2024-10-06_-58-43

稻谷饱满,随风轻摆,“十一”假期里,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小站稻核心种植区的600多亩水稻,一派丰收美景。

“听说稻谷成熟了,稻田画特别美!带你去看看呀!”市民刘雯雯一家三口从南开区出发,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到达这里,进入停车场,她发现来这里游玩的客人可真不少!

原来,大家不仅冲着一睹稻田画而来,还有钓螃蟹、套大鹅、体验收稻谷、摸鱼、坐小火车、滑彩虹滑道……更多的乡村文旅项目,上线啦!

稻田画“等你”

站在会馆村的三层高木制瞭望台上,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津彩南望 和美乡村”。

会馆村稻田画

这是会馆村请来专门制作稻田画的公司,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提前做好插秧才形成如今的画作景象。除了字样,还有天开津南园、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津南绿屏八里湾瞭望塔三个地标性建筑,被绘制在了稻田画中……

“虽然是用水稻绘制成的画,却如此栩栩如生。”刘雯雯举起手机拍摄,不禁发出了赞叹,与此同时,一阵风起,稻田画随风摆动起来,仿佛画布也随风波动,让景色更为灵动。

会馆村党支部书记郑加林今年57岁,依旧精力十足,这几日天还未亮他就到了这里巡护,10月4日午间,他正在瞭望台上向刘雯雯等游客,介绍稻田画的内容,也与大家分享小站稻丰收的喜悦。

郑加林查看水稻长势

今年这里种植了620亩地,预计能打70万斤稻谷,可以收入300多万元,“10月10日就可以开始收割水稻了,现在稻谷正饱满、正美,假期大家刚好可以一睹它们的芳容”。

郑加林正说着,一架拍摄用无人机从他们头顶上方飞过,随即又朝着稻田画飞去……

“越忙过得越踏实!”

“今年撒的螃蟹苗比去年多了一倍,游客多了,需求也多了。”会馆村村民郑永帅在垂钓园工作,垂钓园就设在水稻田中,这位年仅20岁的小伙子笑呵呵地与游客们谈天,“撒了6000多斤螃蟹苗,让大家钓个够!”

4日这天阳光明媚,气温比前两日回暖了些,前来钓螃蟹的人坐成了满满一排,刘雯雯一家三口也在其中,看着肥蟹有的甚至直接从水里爬到了岸边,刘雯雯三岁的女儿先是惊讶地跳了起来,随即开心大笑。

这样的开心氛围不仅充斥在稻田间,更融进了郑永帅的心间。

小伙子原本初中毕业,曾在家闲了一年多时间。后来会馆村成立了合作社,主要经营核心种植区的小站稻以及搞旅游建设,那是2019年,郑永帅主动申请加入进来成了这里最年轻的员工。

郑永帅讲述幸福感

从水稻插秧、收割、碾米……到帮着合作社经营河蟹垂钓园,小伙子有了事儿做,感觉生活越来越充实、有意义,更有了一种安稳感,“现在每月有4000多元工资收入,还可以工作在这样风景如画的环境中,挺满足、挺幸福”。

“今年文旅项目还多了套大鹅、收割水稻体验、摸鱼、彩虹滑道,我就轮流帮忙‘盯摊儿’。”这里每天都会有十几只大鹅放在水塘中,游客们套中了可以抱回家养,“当然现在都住楼房了,不方便养大鹅也可以换成三袋小站稻,这个项目还是挺受小孩子们欢迎的。”

4日上午,水稻收割体验区域还迎来了100多名孩子,刘雯雯的女儿也抢着体验,她胖胖的身体换上了小型的背带裤、胶鞋,拉着妈妈的手慢慢走入泥泞的水稻地里,两人合力慢慢割下一绺一绺水稻,最后捆成一捆放入机器中打出了稻米,“好新奇!”这让爱吃米饭却不知道稻米为何物的她,在娱乐之余增长了见识……

复种+文旅

鼓了村民钱袋子

“其实,这里原本是平平无奇的小村子,现在借助复种小站稻,再加上发展乡村文旅经济,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村民们也都受益过上了更好的日子。”60岁的高增贤是会馆村合作社的会计,作为本村村民,眼看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尤为自豪。

高增贤讲述这些年村里的变化

在高增贤的记忆中,虽然小站稻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会馆村更是有着长久的种植水稻历史,但上世纪70年代华北大旱和周围工厂的兴建,使会馆村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村民也开始放弃耕种,外出务工。

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而小站稻米那种家乡味道,却时时刻刻萦绕在人们心头。

村党支部书记郑加林和高增贤年纪相仿,郑加林从小在村里长大,他还记得小时候随母亲来到稻田里玩耍时的快乐光景,后来,成了村支书的他,便想着复种小站稻找回小站稻的价值。“乡村振兴,我们村要找到核心价值,那就是小站稻以及围绕它打造的生态、旅游产业。”郑加林说。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上级部门、村民们的双重支持,会馆村的老人们不计报酬来帮助村里恢复小站稻种植。同时,当地通过整治水源,关停污染工厂等措施,逐步恢复了小站稻种植的可能,天津市持续推进小站稻产业振兴,创新培育出“津原U99”“金稻919”“天隆优619”等小站稻新品种,也为村里再次种植小站稻提供了基础。

2017年,小站稻的复种在会馆村正式开始,当年村里尝试种植的300多亩小站稻一举成功,然后逐年扩大了种植面积,2022年,村里小站稻种植达到了600多亩。

村民们再一次吃上了香喷喷的小站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如此,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稻旅结合走对了路子,如今的会馆村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就比如我们开通的田间小火车,10元坐一次,最多的一天小火车卖了约5000元的票。”高增贤说,“游客们来这里不仅可以看风景、吃小站稻,还可以各种游玩、休闲,真正体验乡间的放松、度假。”

今年,村里依靠小站稻收入,再加上旅游收入,预计共有400万元营收,比去年多50万元。

集体收入也不断造福着村民们,村里的环境美了,村民不仅能享受优美的环境,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现在村民们住着的是楼房,有医疗保险,年底能分到80-100斤不等的小站稻,每位村民每年有1550元的土地流转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能拿到上千元的“退休费”,搞好了乡村经济,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过得越来越舒坦!

(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