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共创未来·媒体黄南行丨认识黄南,从认识隆务老街开始

稿源:津滨网   编辑:白璐   2024-07-24 06:51

开栏语

天津和青海,一个地处渤海之滨,一个远在世界屋脊。山海相隔,不以为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盘点梳理滨海新区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工作成效,进一步激发新区援青干部的使命担当,在更高、更宽、更深层次上继续强化与青海地区的交流合作,即日起,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跨越山海 共创未来·媒体黄南行”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了解黄南州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等现实情况,并围绕扎实推进产业协作、助力建设和美乡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点工作展开采访报道,展现滨海新区结合实际在黄南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火热场景,为结对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贡献滨海新区力量。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黄南州拥有热贡艺术和黄南藏戏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遗迹最为集中、文化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隆务河两岸

7月21日,来到黄南州的第一站,融媒体中心采访团率先抵达州府所在地——同仁市,同仁在藏语中便称为“热贡”。“了解黄南,咱们先去一趟隆务老街。”同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新国率先向记者们推荐。路上,马新国为记者讲述了这条老街的故事——这里有230多年历史,在不到一公里的街上,它拥有五个宗教活动场所,聚集了七个民族,是民族团结活态展演的生动现场,也是黄南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在全州,我们有藏、蒙古、回、土、汉等23个民族。”马新国说。

现如今,隆务老街商贸依然繁盛

几分钟后,越过几级台阶,马新国向记者介绍,右手边奔流汹涌的是穿同仁市城区而过的隆务河,在隆务峡口,九条河流汇合,向北至尖扎县汇入黄河,其也是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记者看到,隆务河岸水声潺潺,与之正对的,便是马新国介绍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隆务老街。在老街最显眼位置,则是名为“同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的所在地。

左侧为“同仓”体验馆

“同仓”体验馆在展馆建设中采用了青藏高原各民族共用的“夯土”作为建筑语言

进入“同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简称“同仓”体验馆),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影话隆务:同仓一周年回顾展”。展览通过展示隆务镇影像、照相馆和历史刊物中的线索,梳理了隆务镇的历史进程和人文图景。记者从展览以及各类展品中了解到,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甘肃临夏、青海保安、循化等地有不少商人来同仁经商。为满足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繁荣地方经济,同仁隆务寺六世夏日仓活佛罗桑丹贝嘉措划出百余亩土地,邀请甘肃临夏、青海循化、化隆等地的80名回、汉、撒拉族商户前来经商,逐步形成了商贾云集的隆务老街。

常态展

“同仓”体验馆运营负责人刘绍斌向采访团介绍,本次展览就是为了探寻隆务老街文化商贸的历史渊源、宗教和民族多元融合的传统延续,展现以老街为中心的隆务镇生活的方方面面。得知采访团来自天津,刘绍斌向采访团详细阐述了建立这座体验馆的初衷以及自己与天津的缘分。

影话隆务:同仓一周年回顾展

刘绍斌说,“同仓”体验馆在展馆建设中采用了青藏高原各民族共用的“夯土”作为建筑语言;在展陈方面,除了每月一主题的临展以外,还设置了长期展出的多民族艺术共同体呈现美美与共的团结图景的作品,如再现250多年前回、汉、撒拉族商户来隆务老街经商的九米唐卡《隆务九曲图》,以及用琉璃加工方法烧制出的《哈达石榴树》等。体验馆试图通过每一件展品,由表及里地展示多民族文化艺术多元一体、互嵌式民族关系的优势和魅力。

“我与滨海新区有着深厚的缘分。之前在北京读书时,我就曾到滨海新区游玩,亲身体验过那里的文化氛围,对滨海新区充满了向往。我也深知,滨海新区是我们黄南州的结对帮扶地区,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自运营这个体验馆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滨海新区拥有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否与滨海新区一起策划一个交流展,用同仁市的非遗文化来展现我们对滨海新区的认知与情感,同时,也让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来描绘他们对同仁市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理解与感悟。”采访结束后,刘绍斌说,“‘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期待自己这一小小的梦想能在这片金色谷地上成为现实。”(记者 梅传众 张倩 刘秀娟 王连昆 张雪艳 青海黄南摄影报道)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