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英才谱】吴思达:从女学霸到企业家,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

稿源:津云   编辑:严玉霞   2024-06-15 23:15

上学时,她是温柔婉约的“学霸”,走出校门,她又化身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她就是天津市新碳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Nanoyang Group“碳·能创新创业工坊”负责人吴思达。她和团队探索的“低温负压化学解理石墨烯制备方法”解决了石墨烯材料传统制备方法中存在的能耗高、终端产品缺陷较多性能较差等痛点,用更环保的方式显著提升了这种未来革命性材料的性价比。凭借石墨烯粉体、氧化石墨烯粉体、高通量新型碳基过滤材料等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团队将有望带领国家活性碳材料产业弯道超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吴思达曾经是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石墨烯、碳质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组装及应用,推进新型碳功能材料在环保、储能领域的产业化。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她和所在团队——天津大学Nanoyang Group团队聚焦“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大力推行能源节约和低碳经济模式的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寻找更加智能、高效且低能耗的新技术、新材料。团队成立了先进碳与能源材料实验室,针对石墨烯等新型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组装技术进行研究,并自主研发了“石墨烯水凝胶一体化连续生产设备”。为了将这一系列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团队于2021年成立了天津市新碳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先进碳材料应用的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创业初期,新公司的资金并不充裕。当时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兼职,最常出现的面孔都是团队的同仁。在海棠众创大街D区海棠空间的一楼,有一间测试中心,这便是十几位校友团队耗时多日一起组建的。当设备开始正常运行,吴思达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她说:“早在2019年创业之初,我们就考察了海棠众创大街。当时政府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减免了我们租用的1000平米工作场地的租金,为我们节省了每年大约20万元的成本,帮助我们走完了初创时期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此外,我们引进的各层次人才政府也会相应给予补贴支持,让我们的员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中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在全球首次系统研究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形成成熟工艺。公司团队研发的高通量新型碳基过滤材料高通量致密活性炭,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活性炭界高性能必然大体积、多孔必然不导电的现状,拓展了活性炭在超级电容器、复合水体净化等下游领域的应用,实现高端活性炭的国产化替代。

凭借结构调控技术及制备工艺,团队还研制出兼具抗菌效果、可水洗的低风阻、高通量石墨烯基滤材,填补了市场空白。

在新能源领域,团队基于“点-面”接触模式的高效导电网络构筑,在电池导电剂领域,解决了大电流下高离子位阻的技术瓶颈,实现导电剂用量减少50%-80%、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高3%-8%,解决了碳导电剂用量高、能量需求低间的矛盾。

此外,团队还联合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电池充放电测试实验室,为以二次电池为主的储能装置提供全方位的测试服务。她介绍:“目前,我们在碳材料的组装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比如能将家用吸附有害空气的活性炭组压缩成体积更小的块体材料,这种材料应用在电池中不仅能让电池的体积变得更小、更薄,还能让电量成倍增加。这项技术我们正在与多家企业进行洽谈,未来有望很快推向市场。”

“创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吴思达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她说,一路走来,她最想感谢的就是陪自己走过风风雨雨的团队。在经历创业的坎坷之后,团队的凝聚力让她非常有信心,新碳烯能在新材料赛道的竞争中可以走得很远。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