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李若怡 2024-05-28 22:16
汉语成语词典成了作者文学之路的起点
曲建东·家事如天
在我家的书房,有一本汉语成语词典。它是30多年前表哥送给我的礼物,是我的第一本词典,也是在新华书店买的第一本书。
那年,我还在读初中,学校非常重视语文教学,每个月刊印一期作文园地,油墨印刷那种。刊发在作文园地上的文章都是老师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作文园地的右下角有一个小板块——成语角,老师安排我负责。
当时语文是我的老大难,要做好成语角,对我来说很困难,总想着能有一本成语词典。那个年代购书还没有其他渠道,新华书店几乎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购书去处。那时候县城还没有新华书店,只有地区一级的市里或省城南昌才有。
有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那天是一个周末,父亲要去南昌鸿雁摩托车厂采购一批配件,他带上我,这样既能让我长长见识,还能顺道去看看在江西师范大学上学的表哥。表哥是舅舅的儿子,他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的偶像。在父亲看来,仿佛多接触表哥,将来我就能更容易考上大学。
那天中午,在江西师大附近,父亲请我和表哥下馆子,吃完饭父亲便把我留了下来,并说好下午3点钟来接我一起搭乘末班长途汽车回去。每次来进货,父亲除了帮舅舅带伙食费给表哥,自己也不忘拿些零花钱给表哥。
表哥带着我从学校出发自东往西步行穿过南昌八一广场,进入中山路,远远就能看见毛主席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红色大字立在书店的楼顶,非常醒目。表哥自豪地说,八一广场新华书店是全省最大的书店。
街上的车辆并不多,行人也少,可是书店里的人却不少。大多数是本地人来看书买书的,也有少数外地人特意赶来买书。
走进书店,能闻到空气里有股水墨文字散发出的儒雅味道。靠墙的书架上面全是书,各种各样,最打眼的便是挂在书架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人物画像。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书,第一次来新华书店,还是全省最大的书店,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异常兴奋的我,眼睛在一排排书架上快速移动,寻找着自己的目标。《三打白骨精》《白蛇传》《女娲补天》《空城计》《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连环画,还有各种小人书和故事书,让我目不暇接。
“同志,我买一本成语词典。”表哥对售货员说。售货员快速走向词典的那个书架,从上面取下来一本封面看起来很精致的词典递给表哥。表哥先看了看词典的背面,然后皱起眉头,摇了摇头,把词典还给售货员。售货员立刻明白表哥的意思,便从书架上拿来一本简装版词典,表哥依旧先看了看词典的背面,犹豫了一下,有些不舍地说就买这本。开票,交钱,价格5.4元。新华书店里图书的售价就是书背后的标价,容不下半点妥协。表哥把词典递给我,并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双手捧着词典,喜出望外,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翻开词典的瞬间,书中散发出来的那种淡淡的纸香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词典,每期的成语角我都做得非常出色,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2003年,作为省级优秀班主任的表哥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后来无意之中听舅舅说,表哥把准备用来买篮球的钱给我买了词典,那些钱都是他平时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表哥不在了,当年购买词典的新华书店也因为城市地铁建设而拆迁,词典随着我从老家到景德镇,再到天津,一直陪伴着我前行,它如同一面旗帜,在我的心中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