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之美 提升城市品位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李若怡   2024-05-23 23:33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年来,三地文旅部门携手,共享文化资源,共推文化项目,共办文化活动,共创文化精品,共塑文化品牌,共育文化市场,联手谱写了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三地有着相似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质,也保持着各自别具一格的人文特色,天然地形成了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有利于打造“和而不同”的区域“旅游圈”。

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的风云际会,共同造就了辨识度较高的城市文化,包括漕运文化、商埠文化、军垦文化、异域文化等。学界比较公认天津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况为雅俗共赏、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天津是京剧和相声的大码头、评剧发祥地、北方曲艺之乡、中国话剧摇篮、歌唱家摇篮,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因此,天津文化丰富、多元、独特,应发挥比较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一是打响“近代百年看天津”文化品牌,通过建立主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出版学术研究著作、设计统一视觉标识等举措,加强天津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二是深挖天津特色资源,做好“大旅游”文章,重视天津方言、月季花、中医药、排球运动、大公报社旧址、水西庄、大型实景演出、银发经济、夜间经济、低空经济等文旅开发潜力点,用“绣花”功夫精心编织天津文旅提质增效“新画卷”。三是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农文旅、商文旅融合,进一步激活长城、大运河、海河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探索非遗活化,以“三新三量”为抓手,改造老街区、旧厂房为集观光、展览、演艺、众创办公为一体的、讲求美学意蕴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四是以游客消费体验和需求为导向,高效匹配文旅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主题研学活动等文旅消费新热点,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质量。五是用好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茱莉亚学院、鲁班工坊项目、利顺德大饭店等涉外要素资源,不断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讲好天津故事,扩大海外影响力。 【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薛印胜】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