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九周年:创新成果显著 战略地位突出

稿源:人民网   编辑:高志翔   2024-04-24 11:36

人民网天津4月19日电 (记者张桂贵、陶建)“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8万户,年均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年均进出口额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以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30%的外贸进出口额和4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4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文海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九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九周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以先行先试为使命,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其中有42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积蓄新力量。

0

新闻发布会现场。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天津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天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天津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更是天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

扩大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作为5个试点区域之一,为贯彻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天津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为国家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以天津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各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在通关便利化、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建立环境信息自愿披露机制、境外职业资格认证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编制实施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方案,设立RCEP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高享惠水平。2023年,天津市企业在RCEP项下享受关税优惠商品的进出口货值超120亿元,同比增长79%。围绕争创“制度型”开放新优势开展专题调研,起草形成调研报告,提出8个方面、56条创新建议举措,初步形成对接CPTPP事项清单。

服务国家战略取得新成效。优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机制,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港口资源联动、金融创新协作、产业融合互促、资源便捷流动等方面,打造协同创新“一张清单”、产业协作“一条长链”、开放发展“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一套机制”。推动自贸创新一体化,与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布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和18个制度创新案例,天津自贸试验区6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联合制定《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指引》,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路线图。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机制化,联合推出第五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24项,事项累计达到203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等5种事项类型,在三地自贸区内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在京津冀自由流动。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落地北方首个东南亚跨境人才服务中心,设立新加坡中心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零碳双卓越中心。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高质量运营,天津首单“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模式落地东疆,天津首列中欧(中亚)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顺利发车,2023年,发运57列(含中亚班列),发行货物6258标箱,货重4.21万吨,货值1.61亿美元,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运输路径。

赋能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融资租赁规模超2.1万亿元,占全国1/4,获批绿色租赁服务流程试行区,在全国率先建立融资租赁绿色评价机制,落地全国首单标准化绿色融资租赁业务;建立了飞机船舶离岸经营性租赁业务“企业白名单”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租赁资产交易服务体系,船舶、海工平台租赁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商业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占全国30%,连续第九次举办“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与商业保理专委会合作推出7项行业团体标准,发布行业创新案例数量居全国首位;数字货运产业加速聚集,全国首创共享经济平台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获批网络货运资质企业88家,2023年,规上网络货运企业营收639亿元,增长33.5%,网络货运规模占全国15%;率先开展综保区外保税维修再制造,推动航空“保税维修+保税租赁”创新,2023年带动进出口115.2亿元;打通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累计开展13批次6类药品进口;开展进口汽车保税增值转口试点,批准50家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对象开展业务,2023年,在天津口岸通关的平行进口汽车涉及29个品牌、114个车型,累计清关平行进口汽车超3.4万辆,占全国进口总量超7成;打造二手车出口基地,成立全国首家自贸区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建设集贸易、零配件供应、检测、金融等一体的二手车出口链条,2023年,天津出口二手车26253辆,出口额超6.85亿美元,同比均增长350%以上。

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创新船舶不停航办证等举措,率先实施“最简告知承诺制”,在50个行业实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198个涉企经营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112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建立外商投资全流程帮办服务机制,营商环境在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二; 法治化水平逐步增强,推动《天津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通过实施,设立全国首个基层法院国际商事审判庭和融资租赁等六大专业法庭,首创“信用+应用”资产担保方式;国际化特色更加显著,推进建设出入境事务服务中心,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扩展至27项,推出公开政采单一来源成交结果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边境后”创新举措;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发布了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对商业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开展先行先试探索。

李文海在发布会上还表示,“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贡献‘自贸’力量。”

在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引作用中展现新作为。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在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争当先锋,建立完善创新协同机制,联合开展重大制度创新试验、共同向国家争取放权赋能,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有效贯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样板,为天津市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实践平台。

在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战略提升行动中探索新突破。依托港口、物流、产业优势,叠加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围绕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制度创新质效、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风险防控效能等方面,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促进“保税+”、“金融+”、“数字+”、“贸易+”蓬勃发展,实现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全方位提升,有效发挥“苗圃”功能,为全国选育和播撒“良种”,加强创新政策复制推广。

在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开辟新思路。勇趟改革创新深水区,争当开放发展弄潮儿,在全面落实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点试验任务的同时,聚焦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主动开展先行先试,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在规则衔接推广、高端要素集聚、科技产业创新、安全风险防控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措施举措。

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中打造新支撑。不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天津市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提升天津港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贯通多式联运体系,形成互联互通的运输自由体系,强化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