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4-02-20 23:00
春节团圆之时,京津冀的“异乡人”更幸运一些。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高铁将三地连接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态势。
不再是当年京津城际的单打独斗,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交通一体化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已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长至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加速奔跑,三地百姓真正凭借高铁,实现工作、生活的“同城效应”,让“异乡”变“同城”,化“漂泊”为“团圆”。
高铁压缩时空
“家”的距离近了
“和其他‘北漂’的人相比,我们这种在北京上班的天津人很难说出‘漂’这个字,毕竟半小时的跨城交通,甚至比市内的通勤时间还短。”时值春运,当许多人都在苦于抢购火车票、飞机票的时候,随时随地“地铁式”返乡的天津人,无疑成了众人艳羡的目标。一条条高铁的建设与升级,实实在在地颠覆了三地居民的沟通方式。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这个毗邻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的行政区,承接了铁科院、北交控、金匙医学、诺禾致源、嘉林药业等北京资源落户,吸引了多项高新技术及创新创业人才来津驻扎。2014年,京津城际沿线武清站的扩建,无疑给这部分企业和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流动支撑。
类似的优势还体现在滨海站的建设成果中。2015年9月20日,京津城际延长线终点站——滨海高铁站(原称于家堡站)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北京—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通道正式打通,从北京南站、天津站到达滨海站的时间分别缩短至59分钟、22分钟,京滨两地一小时生活圈正式形成。
2023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即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京雄城际铁路连通,是继津保铁路后又一次将唐山、天津、雄安新区三地紧密连接起来,京津两大城市间也由此进入四条高铁连通时代。
往返京津,不仅整体时间被压缩,而且在天津还有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武清站、滨海站、宝坻站等多个站点选择,来往可以就近选择站点。
至此,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家”的距离近了,“异地”也越来越像“同城”。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已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长至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通勤之外是生活
高铁突破“家”的边界
服务经济发展,方便三地间便利出行,是高铁的起点,却非终点。伴随着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纵深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维度也在被迅速扩展。
2023年8月7日,天津市政府批复发布了《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在天津西站及其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对于更好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新两翼”建设,积极融入“京津雄同城生活圈”“京冀临空产业圈”,打造“城市有界、生活无界”的产城融合样本,具有重要意义,在壮大都市产业能级、打造中心城区新增长极方面也肩负着重要使命。
周末清晨坐着高铁来到天津的除了“归乡人”,还多了想要一品“网红早点”滋味的“吃货”们。
购物需求也被满足,依托武清站的佛罗伦萨小镇、依托天津南站的杉杉奥特莱斯等商圈给喜欢“剁手”的人提供了便捷的购物线路。滨海站辐射的滨海新区,更是把航母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极地海洋馆等特色海滨风情高效便捷地呈现给京津冀人民。“在网上种草了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过去还会担心市区到滨海新区太远,现在高铁直达,周末直接带上孩子说走就走。”北京来的游客这样感叹。
除轨道交通外,公路和巴士亦在十年间大有所为。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定制快巴”已开通6条主线、36条支线,累计开行2.64万班次,客运总量突破100万人次。去年初,被称为京津“黄金通道”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启动全新改扩建,4车道变8车道,一张图规划“门到门”,一百余公里的交通干线将实现1小时“上天入海”。
在过去的“文旅大年”中,天津之所以能够成为“特种兵们”最青睐的城市之一,除了本地景点的深度开发,“轨道上的京津冀”亦功不可没。乘客踏上列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离家”或是“归家”,而是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生活色彩。
高铁修到哪
京津冀人的“家”就在哪!
(津云新闻记者 韩煦)
(图片来源 中国铁路、央视新闻、天津经开区一泰达、津云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