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滨海·聚焦中新天津生态城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以“绿”为墨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美画卷

稿源:津滨网   编辑:白璐   2023-12-04 09:13

■ 截至目前,生态城已规划建设40座城市公园、32公里城市绿廊,区域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游憩的良好生态环境

■ 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拥有国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26个,高星级比例达92%;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成天津首个“零碳建筑”,区域绿色建筑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

■ 15年来,生态城通过优化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布局、降低产业耗能等工作举措,全面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着力发展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生产力的产业,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主导产业集群

津滨网讯 今年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15周年。15年来,在中新双方共同推动下,生态城“白手起家”,以“绿”为墨,聚焦绿色生态、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等内容,已建设成为一座绿意盎然、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实现了从“生态城市”向“活力城市”、“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花园城市”向“四宜城市”的转变。从为城留水到为民建绿,生态城向世人铺展开一幅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c480cb1a817c423c80302fb02cebbe4a

花园城市建设让居民更幸福

前不久,象征中新两国友谊的中新友好花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生态城区域内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休闲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公园设有滨水步道、书香广场、叠水花园、空中廊道、树阵广场、水舞台、阳光草坪、儿童乐活8个功能分区,不仅为居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亲水空间,更能让大家感受到蓝绿交织的城市风貌。中新友好花园开放以来,每逢周末,公园里游人如织,居民游客漫步其中,尽享城市之美。

距离中新友好花园不远的静湖在冬季里清冷淡雅、清澈静谧。然而,曾经的静湖却是一座面积达2.56平方公里、积存了40多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库。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付鹏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开发建设之初,生态城就将污水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修复的“一号工程”,采用大量创新技术根治污染底泥。重度污染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烧成陶粒,用于绿化基料;中度污染的底泥净化后被装进巨型口袋,用于人工岛造岛;轻度污染的底泥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于路基垫土。“经过三年的治理,污水库变身碧波荡漾的景观湖,环湖景观带全长达7.6公里,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17万平方米,已经成为居民观景、亲水的好去处。”付鹏介绍道。

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在绿道上骑行,在湖边休憩玩耍……花园城市的建设正让居民的绿色生活无限延展。15年间,面对三分之一盐碱荒滩、三分之一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污染水面的原始条件,生态城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水体景观再造、盐碱地绿化三大工程,创造性探索出污染土壤治理和盐碱地修复改良技术标准,形成多项国家专利,体现了在恶劣初始条件下实现生态立城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生态城已规划建设40座城市公园、32公里城市绿廊,区域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游憩的良好生态环境。

737bf42b949a413bb0e157440591f790

中新友好花园

971e902a00d241bfa15371f9a5b9df91

静湖

绿色建筑与开发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区域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拥有国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26个,高星级比例达92%;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成天津首个“零碳建筑”,区域绿色建筑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是全国绿色建筑最为集中的区域。

随着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生态城绿色建筑与开发产业正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楼板一块一块拼起来,就像垒积木一样,施工现场不仅省去了支模、绑筋等环节,还避免了扬尘污染。在生态城一处住宅项目施工现场,装配式构件的大面积运用,让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缩短了25%。一直以来,生态城大力推广装配式、被动式建筑,持续探索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木结构建筑、模块化建筑技术,吸引3000余家绿色建筑开发企业与机构落户,形成了“房地产—智能制造—节能服务”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绿建产业年营收超过150亿元。

鲜明的产业发展底色和良好的区域优势,让越来越多从事绿色建筑与开发的企业关注到生态城。近日,处于建设阶段的一处住宅项目凭借“绿色保险”保单,成功获得兴业银行提供的7.5亿元绿色贷款,成为区域首个成功融资的建筑领域“绿色信贷”项目,以金融活水为项目建设注入了动能。“绿色保险”为项目的绿色性能上了一道“安全锁”,也为银行发放“绿色信贷”吃下“定心丸”。除享受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支持,该项目因满足《天津市滨海新区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奖励办法(试行)》相关政策要求,还成功获批2%的地上建筑面积奖励,且不计入容积率,让建设单位进一步享受到了绿色建筑的政策红利。“建筑面积奖励+绿色保险+绿色信贷”创新金融模式在生态城的示范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也有力促进了生态城绿色建筑持续健康发展。

e25417eaffb942658d9979e292aea15b

零能耗建筑

以绿聚产 构建低碳产业生态圈

在生态城,绿色不只是发展的名片与亮点,更是无处不在的底色与根脉。15年来,生态城通过优化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布局、降低产业耗能等工作举措,全面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着力发展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生产力的产业,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了城市绿色低碳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近年来,生态城吸引了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华慧芯光电子芯片生产基地、美腾智能干选机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智能科技重点项目落户。近日,位于生态城北部的中电智慧科技产业园起步区一期先导区交付使用,并迎来首批10家签约企业进驻。该项目围绕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两个方向发力,整体项目投用后,将打造集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办公、智慧服务为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地,为生态城智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此外,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生态城与清华大学共建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搭建高端光电子实验平台,成功转化30余个高科技含量创新项目,其中华慧芯建成全市首个高端光电子芯片产线并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进一步壮大了我国光电子芯片发展能力;在文化产业方面,生态城聚集了唐人影视、阿里影业、猫眼娱乐、蓝色光标、新经典图书、酷我音乐等众多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形成影视动漫、图书发行、广告传媒、游戏制作、网红电竞、在线文学六大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320亿元;生态城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目前已聚集形成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制造2条特色产业子链;生态城积极谋划直播电商经济,成立跨境出口电商运营中心,落地北方首个东南亚跨境人才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先后吸引150家直播电商企业落户,导入主播、运营人员近800人……

0ad974046cdc4c42b1d151c2b7277bfb

中电智慧科技产业园

ee721ff72ba744e8aa03f02ebdf99b5c

清华电子院

在生态城,处处可以感受到绿色发展的脉动:积极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生活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坚持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TOD),以轨道交通为发展主轴,加强与公交系统的换乘和接驳,实现合作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借鉴新加坡水管理经验,将100%处理达标后的污水与海绵城市收集的雨水共同用于景观生态补水,部分尾水经深度处理成再生水,用于市政绿化、环卫、施工,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59.9%……

环境优美、幸福宜居、产业兴旺……生态城15年发展的壮美画卷中,勾勒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清晰路径,也展示着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图景。下一步,生态城将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进一步厚植发展沃土,重点布局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高端制造、绿色金融与服务、绿色消费、绿色低碳产业园区7个重点领域,培育更优的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的城市标杆。文并摄影 津滨海记者张倩报道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