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白璐 2023-11-09 14:28
津滨网讯(记者 吕浩 甘肃摄影摄像报道)“其实很早以前,大概是在2008年,我刚上初一,我的父亲王春广就代表天津去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支援,那个时候只知道父亲要去远方生活一年……”王雅宁说。乡镇干部,是一个忙碌在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尝遍基层酸甜苦辣的群体。从儿时父亲背后的身影,到今天自己站在祖国西北,王雅宁深刻体会到当年父亲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王雅宁(右三)与农牧民交流
王雅宁,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街道西李自古村党总支书记。2022年4月,他以党务工作者的身份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那吾镇卡四河行政村,担任卡四河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启了他两年的驻村援派生活。
“幸运”的初相识 开启往返20多公里的幸福路
“很快的,还有不到半年时间,马上就来合作市两年整了,我的援派生涯也即将告一段落。”用王雅宁的话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数着秒针过日子”,想让时间慢点走,再给自己和卡四河的农牧民多一些陪伴的时光。
甘南州合作市那吾镇卡四河行政村(以下简称卡四河),一个以藏民族为主,坐落于草原腹地的高原半农半牧业村,下辖门娄、开斗、拉代、娄日玛、周曲5个自然村,既是海拔2820米的高原生态与草原风光完美结合的一块瑰宝,更是农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一座丰碑。
在谈到卡四河给他的初印象时,王雅宁的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天开展工作是2022年的4月25日,因为那天是我生日,卡布嘉梁景区也在那天开业。”王雅宁说,就在当天,镇党委书记带着他围绕全村进行实地走访,两天时间他走遍卡四河的五个自然村,每天步行两万步以上,为他的入村生活埋下伏笔。
查看农牧民家的青稞储藏罐
手捧农牧民家的青稞
“卡四河离合作市市区15公里,紧邻213国道,是进入合作市的第一村。”王雅宁介绍说,每天他都要从镇政府往返入村,来回路程30多公里,为此他从天津老家邮寄了一台自行车,方便平常上下班。“骑自行车入村得需要小50分钟,打五点半下班开始往回骑,到宿舍就得六点半左右。”
“创新”的村工作 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村民生活
电视剧《山海情》中,小小的双孢菇在对口支援工作牵线搭桥下,走出大山,远销外地,助力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现实中,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卡四河上演。
“要用酸先过一遍,再用碱过一遍,最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设备,目的就是让设备进行充分的消杀。”王雅宁带着农牧民一起在新建的卡四河奶牛合作社的自动挤奶厅,学习如何使用自动化挤奶设备。如今,卡四河奶牛合作社的牦牛酸奶走出羚城,走向滨海,它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驻村工作中,王雅宁设计了“有事‘码’上办”,让村民们足不出户了解办理各项业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让村民少跑腿、少折腾。“就比如办理某项业务需要带结婚证,村民们就可以扫码了解相应情况,这样村民就只需跑一趟腿到村委会就把事儿都解决了。”王雅宁介绍,甘南州夏河县曲奥乡政府还特意来卡四河考察学习。
王雅宁(右一)走访入户在农牧民家中交流
“仙境卡四河 文旅产业兴”。卡四河是全国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从全国各地前来交流调研的团队特别多。如何让一座高原上的小村庄,更深刻地留在每个调研团队心中,成了王雅宁的“心头大事”。经过半个多月调查研究、设计雕刻,王雅宁制作了具有卡四河元素的书签。“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读书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放慢。文字可以记录,更代表留存。所以书是我第一想到的元素,就有了今天的这枚书签。”王雅宁说。
开春时节王雅宁(中)同农牧民查看青稞种植土地情况
“我们村有口‘代拉药泉’,是当地村民重大节日集会的聚集地。药泉中还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许多路过的人们都会接一杯泉水品尝。”王雅宁说,计划把泉水寄回对口支援的天津农业大学生物实验室,通过仪器把泉水中的成分详细化验分析出来,并在景区树立成分牌,打造“代拉药泉”成为具有标志性的品牌旅游景点。
“奇妙”的一段缘 跨越津甘两地千里之外的朋友
“ ཁྱོད་བདེ་མོ།、བདེ་མོ།、བཀའ་དྲིན་ཆེ།这是藏语中你好、再见、谢谢的意思,汉语音译读音是乔带帽、带帽、瓜真切。”王雅宁说,藏语的断句比较难,快两年的时间只学会一些简单的词组,要完全用藏语去表达非常困难,而这些藏语的表达和书写,正是卡四河行政村开斗自然村村民当子扎西教给王雅宁的。
“我从天津来卡四河,你从天津回卡四河。”与当子扎西的结识,王雅宁说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缘分。“去年冬天我在村里走访入户,走到当子扎西家时,正巧他刚从天津医科大学放寒假回村。”看到藏式小院内“单究”(茶几)上的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让远在他乡的王雅宁倍感亲切。
空闲的时候,当子扎西陪着初来乍到的王雅宁在开斗村里一起走访,教他基本的藏语表达,经过一个寒假的交流,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今年五一假期回天津,我特意去天津医科大学看当子扎西,给他带了咱家做的盐旺子虾和茶淀街的葡萄,都是本地的特色,让他也品尝下正宗的滨城味。”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开启了一场跨越地域的缘分。
王雅宁说,虽然镇政府到卡四河的距离较远,但他和村民们的心不远。在从村里回宿舍的途中,王雅宁望着窗外碧空映照下广阔无垠的草原,“这里的自然风光很美,两年的时光,一个人确实会孤独。”正是为这些一件件帮扶村里改变的‘小计划’而忙碌着,让他感到特别充实,也收获了别样的感动和幸福。王雅宁的这些“小计划”也正随着时间推进,开花结果。
卡四河村农牧民家的牦牛
对于王雅宁来说,两年的援甘工作虽快接近尾声,但他真切地感受过西北的冷风,接触过淳朴的藏族民众,鞋上更是沾满了高原的泥土。他深刻理解援甘工作的分量,在仅剩的时间里,努力推动卡四河优质产品、精品旅游路线在滨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给援甘工作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