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行天下,能创未来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6日开幕

稿源:津云   编辑:马润荞   2023-09-12 23:25

本周六,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天津拉开帷幕。

贺涛涛没有想到,短短3年时间,他分别以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连续参加了这项旨在选拔全国顶尖职业技能人才的国家级大赛。2020年,作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他在钟平老师的指导下,拿到了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的金牌,获得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资格;今年,他又作为指导教师,将和钟平老师一起指导学生们继续冲刺第二届大赛同一赛项的金牌。

工业4.0项目的实训场地主要设在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四层,从去年暑假开始备战大赛至今,这里几乎成了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家。在实训场地的一侧,是闫虎民和钟平两位老师的工作室,窗户上方悬挂着一个醒目的条幅: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贺涛涛告诉记者,这是首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口号,也是自己“师父的师父”闫虎民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经过两届大赛的洗礼,如今,贺涛涛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了:新时代,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技行天下,能创未来。

贺涛涛(左)和参赛选手陆京龙。

在实训和大赛中迅速成长

回想起2020年在广州参加首届全国技能大赛时的情景,贺涛涛告诉记者,能够从来自各大名校、实力强劲的选手手中夺下这枚宝贵的金牌,最关键的节点就在对变频器参数障碍的处理上。

因为电机的电流、电压值等参数需要与变频器相匹配,一旦参数异常就会导致电机堵转,此时选手们就需要马上重新调整参数。很多选手因为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一下子手忙脚乱,但贺涛涛和搭档游刃有余,迅速解决了问题。而他们的从容,正是得益于学校早早开始的实训课程和教师们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是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全国第一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职能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2007年建成的工程实训中心是以工程实训教学为主、以实验教学为辅,集教学、培训、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技能竞赛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

贺涛涛在入学后惊喜地发现,从大一开始,他们除了常规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外,学生可以选择加入一些实验室,跟着指导教师一起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升入大二之后,学校就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通过紧张的备赛和竞赛,强化专业知识,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实训课从大三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课程则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展开,简单来说就是实训教师带着我们模拟一个又一个小项目,从无到有地把它做出来。”贺涛涛告诉记者。真正做项目远比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要复杂得多。从图纸设计,到总体规划,再到编写程序,乃至最后的安装调试,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如果再把问题扩展一下,从控制一台机器变成控制一百台机器,答案绝不仅仅是之前的方案乘以100这么简单。

徐必利和陆京龙是今年将要代表学校参加工业4.0赛项的两位选手,其中徐必利曾经报名了首届大赛的选手选拔,但是很遗憾没能战到最后。“我当时准备得比较仓促,只是觉得机会难得要冲一冲。后来听说第二届大赛来了,天津还是东道主,我又燃起了斗志。如今能够成为选手,代表学校出战,我很兴奋,但压力也更大了。”每天8时到23时,连续400多个日夜……徐必利的生活几乎被“大赛”填满,不可谓不辛苦;但与付出的汗水相比,他觉得自己收获得更多。“这一年,围绕工业4.0项目,我们学习和训练的难度加大了许多。当下工业4.0领域中,最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等相关知识,我们也有涉及。经过这一年多的训练,我感觉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如果现在让我到生产线上‘比划’两下,我的表现应该不会差。”他自信地说。

陆京龙是今年1月开始深度学习工业4.0相关技术的,4月进入天津训练队。用他的话说,选拔中一轮又一轮的单人考核,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跟着成绩“起起落落”。但也正是这个过程让自己的理论更扎实、技术更精进、心理更强大。作为一个未来要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师范生,陆京龙表示,这次参赛是自己宝贵的经历。未来自己站到讲台上,也要像钟平老师那样,成为不仅能够讲解书本知识,还能传授职业技能的“全能教师”。

“师带徒”助力人才培养

为国家培养出“既能上讲台,又能上机台”的职业教育师资,这是天职师大建校时的“初心”。虽然随着发展,学校也开始招收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但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让人信服的过硬技能”,仍然是学校给每一位教师下达的教学目标,也是每一位教师内心自觉的追求。

“我们学校一直有‘师带徒’的传统。20多年前,我还在这里读书的时候,闫虎民老师就是我的师傅、教练。”钟平老师介绍说,“2020年学校正式建立‘师带徒’育人模式后,把这一传统制度化了,内容也更加丰富。”

作为学校中“师傅”的代表之一,钟平现在有三位“教师徒弟”和四位“学生徒弟”。一声“师傅”当然不只是多了个称呼而已,而是要根据徒弟的特点制订培养计划,其中包括要通过什么路径、达到什么成果、最终用什么方式检验等。贺涛涛是钟老师的教师徒弟之一,主攻的方向是竞赛和教学,另外两位教师徒弟刘海培和王晶则主攻理论研究。“涛涛已经拿到了全国冠军,技术基础比较好,个人能力比较强,但是如何当好一名教师,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钟平进一步解释说,“比如怎么把自己的知识更加生动、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怎么分解课程难度让学生逐步提升水平,怎么进行考核……有了‘师傅’的指点,年轻教师可以迅速成长。”

贺涛涛(左)与陆京龙(中)、徐必利(右)在一期训练。

不仅如此,在钟平看来,“终身学习”对于职业技能教师来说是基本要求,“开发教材”更是必须拿下的一门硬功夫。这份认知也是他在自己的老师闫虎民身边耳濡目染受到的影响。闫老师有一本厚厚的手写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当年一家知名外资企业与学校合作时送来了一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样机,当时机器送到了,但使用说明书不知所终,那个年代PLC在国内还很少见,身边也没有熟悉这个产品的人。闫虎民硬是靠自己不断地摸索,弄明白了它的用法,还手写了一本使用说明书。后来原装说明书找到了,两相对照,几乎没有太大的出入,他这才放下了心。“闫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就是这样不断学习新技术、研究新设备,再传授给我们的。如今,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作为教师如果不能领先一步,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紧跟市场的步伐!再往远了说,他们将来进入学校成为老师,教出的技术工人也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钟平对记者表示,“正是因为我们要传授学生最前沿的知识,所以很多时候是没有现成教材的,‘开发教材’自然就成了老师们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对于“学生徒弟”,钟平则会带领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度学习,不断通过各类比赛增强实力,也为学校争得荣誉。别看徐必利和陆京龙是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但是在此前的学习中,他们各自参加的各个级别的比赛不下二三十场,而且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除了对择优选拔的“学生徒弟”重点培养外,实训中心还推出了服务全校学生的“技能辅导员制度”。有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是迷茫的,没有想好自己未来发展的路径,更不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此时,“技能辅导员”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从新生入学开始,实训中心就会给对应专业的班级配一名“技术辅导员”。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将来会与哪些行业紧密相关;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从实战经验出发,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告诉他们自己要发展的领域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操作技能、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再扩展学习什么科目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恐怕也是从我们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的原因。”钟平表示。

“大师工作室”促进产教融合

天职师大有个特点,“技能大师”多,“大师工作室”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很高,而这些都与他们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密切相关。

“我们实训中心有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三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家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工作室的领军人除了选拔和培养人才、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企业调研,找到企业生产中的痛点和卡脖子的技术难点,通过技术改良或创新寻求解决之道。”钟平介绍说。

最近,钟平大师工作室研发的国产“自动物流门”项目正在企业中进行样机测试。所谓“自动物流门”是当下在企业生产或仓储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自动运输、识别、计件和录入的装置。当下各类运输机器人在企业中运用得很多,已经可以替代体力劳动,但货品识别、数量统计和后台录入,还需要人工进行。“自动物流门”则是运用工业4.0中的物联网技术,将这些功能融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目前这种装置主要依赖德国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只售卖成品,设备参数开放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企业想根据自身需求对‘物流门’进行功能扩展是不可能的,对方只提供基础功能,用不用随你。”钟平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在调研中许多企业共同反映的问题。它不是生产的核心技术环节,中小企业没有余力专门对它进行开发研究,但在应用中又处处掣肘,让人非常‘难受’。于是,我们抓住这个痛点,开始了科研攻关。”

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是绝佳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钟平的徒弟们也都参与其中。从调研到立项,从开发到测试,他们见证了一项科研成果从零开始的全过程,对于技术升级和革新给企业带来的变化,理解得也更深入。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钟平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转变。“现在我们对技术工人的概念应该变一变了,随着制造业整体的升级发展,它不再是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钟平老师表示,“就像我们开发的‘自动物流门’,将来投入使用之后是需要技术工人去操作的。这个操作不只是按一个开关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企业需求对其中某些功能进行设计和调整。我觉得用‘技术工程师’称呼他们更适合,而未来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尽早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项目,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思路,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今晚报记者 田莹)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