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在历史视野中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

稿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马润荞   2023-06-14 20:21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讲话精准地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文化根基,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贯穿古今的宏阔深远历史视野中考察探究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揭示中华文明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生动体现了“通古今之变”“知古以鉴今”的中华传统历史思维,是运用历史思维视角与方法对中华文明进行理论阐释的新成就,标志着中华文明理论阐释的新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这一重要讲话突出体现了对中华文明历史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文明的延续依靠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发展。唯有重视历史传承和发展,才能使文明保持不竭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源泉。重视文明传承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传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中,崔逞虽遭贫困和兵难,仍然讲诵不废,传经授道。宋代思想家张载淡泊名利,不惧贫贱,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人生信念与历史使命,鼓舞了千百年来有志于传承中华文明的仁人志士。正是历史上有千千万万这样在艰难困苦中仍然坚持薪火相传的仁人志士,才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代统治者不论在太平盛世还是混乱时局中,均努力提倡儒学,兴办庠序,祭祀华夏人文初祖和圣王先贤,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奠基与引领的重要作用。这种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体现出党中央对中华文明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新发展的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即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并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独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

  突出强调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宏阔深远的历史视野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他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正是在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准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纵览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这一重要论断与中国历史高度契合,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

  中华文明发源于先秦时期,在此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生长、充实和完善。中华文明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演化、升华的精神产物,是历史上各民族在共同披荆斩棘、努力奋斗的历史实践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一统思想的萌芽,孕育了正统观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上,各民族基于对正统地位的认同与追求,形成了强烈的政治传承意识。在历史上,不管是华夏民族统治者还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均以正统自居,主动认同中华文化和历史“中国”,自觉担当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和宣传者,同时以实现和维护“大一统”为最高政治奋斗目标,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各民族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大一统盛世,形成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的鲜明特色。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重要原因。先秦时期的儒家典籍《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礼记·大学》记载了商汤时期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中国古代改革创新思想的重要来源,激励着历代统治者和仁人志士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在因循中寻找突破,为中华文明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为中华文明创新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先秦时期仁德至上的政治价值观念,为中华文明注入包容性、和平性的文化基因。“为政以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观念形成于先秦,并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华夷各族广泛认可的政治信条,为凝聚与包容华夷各族提供了精神纽带。“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是中国古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色。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凝聚,日渐稳固和强大,中华文明日趋繁荣发展。

  深刻阐明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展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定位。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厚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论述了“两个结合”的前提、结果和深远意义,形成了一个关于“两个结合”的系统理论阐释体系。这一重要讲话凸显了中华文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政治文化理论领域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继续努力奋斗、继续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中华传统文明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宏阔深远的历史视野对中华文明作了全景式的理论阐述,精准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突出强调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定位,简明扼要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中国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为理解和阐释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为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觉肩负起守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