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

稿源:浙江在线   编辑:高志翔   2023-06-12 16:57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并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当时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据《浙江通志·农业志》“千万工程”专记记载:“一些地区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等现象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陈规陋习、不良风气十分常见;管理服务功能薄弱,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滞后,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可以说,农村是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千万工程”正是基于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作出的科学决策,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自然也就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去破题。我们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坚持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既重调查研究,更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调研与转化推动科学决策、解决发展难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写照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千万工程”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又指导推动“千万工程”结出丰硕成果,“千万工程”的再实践又为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典型的实践样本,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2003年6月“千万工程”开始实施,到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是一个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之江新语》在这期间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如《既要GDP,又要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等,从中可以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萌发到形成的过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持续深化迭代“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农村新业态,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走出了一条“美丽生财”的好路子,这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发展方式的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千万工程”也是新发展理念产生在实践上的逻辑起点之一。

人民至上的世界观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归纳提炼了“六个必须坚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同志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年来,“千万工程”从决策、实施到持续深化的整个过程,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治。21世纪初的浙江,针对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以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滞后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怨言多,开展村庄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成为当时浙江农民群众的最大需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实施“千万工程”正好呼应了农民群众的最大需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千万工程”先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村庄环境“脏、乱、差”的基础做起,清理陈年垃圾,抓实村庄保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

2013年,村庄环境“脏、乱、差”基本消除。同时,“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村集体和农户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出资投劳建设美丽家园。正因为“千万工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解决了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才得到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真心点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尊重人民意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人心的举措,让农民富起来,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体现了我们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千万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全域编制建设规划、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培育建设中心村、抓好农村垃圾革命、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污水革命、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等,是一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浙江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总要求,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成为系统化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同时,实施“千万工程”,从统筹城乡发展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始终坚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逐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习近平同志曾经在“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上指出,“千万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因此,从方法论上看,“千万工程”是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在“三农”工作实际中的成功应用与实践。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千万工程”启动以后,习近平同志每年到市县农村调查研究,都把“千万工程”实施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在“千万工程”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及时解决“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把“千万工程”不断推向深入。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浙江省委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迭代深化,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典范。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征程上,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学习“千万工程”这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克服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和“换赛道”“留痕迹”等不正确的政绩观,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优良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先行。

【执笔人:郑金月,特约研究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省方志办主任、研究馆员】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