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3-05-11 13:33
津滨网讯(记者 果琳)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历史记忆。近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文向社会公布天津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滨海新区共有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及2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成功入选。
它们分别是:
天津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不可移动文物部分)
天津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可移动文物部分)
据了解,滨海新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革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革命文物调查、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共有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7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天津市革命文物名录。
下面,记者带您一起了解本次名录中属于滨海新区的代表性革命文物。
原海军航保测绘部队工作楼旧址
原海军航保测绘部队工作楼旧址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筹建,1954年建成。1958年3月起移交至海司航保部海道测量大队,1960年8月,海司航海保证部组建制图队,由天津市区迁往塘沽该处旧址。此后成为中国(海军)海洋测绘事业出生起步、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砖木三层结构,建筑主体及两侧屋顶为黄色琉璃瓦,歇山顶,有螭吻造型,连接处为平屋面,墙砖采用特殊工艺烧制的焦瓦墙砖。
旧址现为海军参谋部某中心机关办公楼,是滨海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建国初期中西合璧式经典建筑,也是深化国家海洋战略、推动中国海洋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1884年“乐威毅公祠”铁钟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大沽铁钟,铸造于1884年,曾被悬挂在石头缝炮台,是为了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这口大钟高65厘米,口径58厘米,重达105公斤。钟身上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清光绪十年立海口大沽乐威毅公祠”等铭文。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大沽口炮台,炮台守军英勇抵抗,但最终失守。英军占领炮台后,把铁钟作为战利品掠回国,存放在朴茨茅斯市的维多利亚公园内。
2003年夏天,中国留学生范辉偶然间发现了这件来自天津大沽的文物,立即与国内取得联系,开始了争取大钟重新踏上津沽大地的征途。经过多方努力,铁钟由英国政府无偿返还,在海外流失105年后,于 2005年7月20日回到故里。此后一直存放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2019年9月大沽铁钟参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并入选“全国70件镇馆之宝”。(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