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与援青六省市工作部门联席会在新区召开 “十四五”以来天津市121个项目落地青海省黄南州

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3-03-10 15:26

津滨网讯(记者 张倩)3月8日,青海省支援合作办会同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六省市对口援青工作联席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会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分享了“十四五”以来各省市对口援青工作的经验、成效,并就下一步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交流。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各省市间的学习、互动,相互借鉴经验,推动对口援青工作开创新局面。

天津援建的121个项目在黄南州落地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天津援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支援层次,拓展支援领域,优化支援方式,完善支援机制,用心用力用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促进了两地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据统计,2021年以来,天津累计选派援青干部人才170人次,实施援助项目121个,其中超过90%用于民生领域。

“滨海新区作为黄南州结对地区,始终把推进津青两地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摆放在突出位置,广大援派干部分布在黄南州一市三县30余个受援单位,正通过示范带动、结对认亲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天津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天津援青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天津援青”)总指挥宋建告诉记者,在智力支援上,天津援青坚持“输血+造血”“短期+长期”“线上+线下”“交流+交融”“严管+厚爱”相结合,累计引进84个人才项目,培训当地干部人才3000余人次。天津援青前方指挥部则探索实施了“黄南班”和“天津班”双管齐下、“走进来”和“送出去”双向融合、“硬件”与“软件”双轮驱动、政府支持与社会参与双轨并进的“四双工作法”,有力促进了津青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产业支援上,天津援青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有力提升了黄南州“造血”功能。记者了解到,去年,天津市助力黄南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工程,以开展“改善我的企业”能力提升培训为抓手,扶持创业企业发展,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实现稳岗拓岗2186人。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上,天津市在滨海新区设立了黄南州合作交流中心,启动了天津地铁“黄南号”专列,同步举行“坐着地铁游黄南”活动,开展了“我在天津有个亲戚”主题公益摄影展等。

继续发力打造天津对口援青工作升级版

“我们将围绕‘高效’用力,打造项目支援升级版;围绕‘创新’用力,打造智力支持升级版;围绕‘突出’用力,打造民生支援升级版;围绕‘务实’用力,打造产业支援升级版;围绕‘深化’用力,打造医教支援升级版;围绕‘广泛’用力,打造交往交流交融升级版。”提到接下来的计划,宋建告诉记者,下一步,天津援青将围绕“六个用力”,紧密结合黄南州实际,从医疗、教育、产业、民生、文化旅游、交流交往等多个方面,打造天津对口援青工作升级版。

在打造项目支援升级版方面,一方面,围绕“黄南所需、天津所能”,千方百计选好项目。另一方面,对项目拉出清单,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定期督导、时时跟踪等机制,确保有序快速推进,竭尽全力干好项目,确保高质量、早见效。此外,将把智力支援作为援青工作的重点,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创新方式。结合柔性人才轮换交接,按需精准择优选派人员;在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拓展“组团式”援青领域;加强本地干部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智力支援升级版。

“我们将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援青资金向民生领域、向基层倾斜,向基础比较薄弱、其他方面资金又难以覆盖到的地方倾斜,持续实施一批水、电、路、暖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项目;结合黄南州实际,我们将重点围绕全州生态有机农牧、特色文化旅游、中藏医药、生态水和新能源这五大产业,努力从招商引资、品牌打造、科技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助力黄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宋建介绍道。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天津市持续深化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天津市将在智力支援、产业合作、民生改善、促进融合、文教支援上持续深化,切实把对口援青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工程。”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