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看津朝】天津这样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

稿源:津云   编辑:高志翔   2023-03-10 00:08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渤海湾畔,千帆竞发。三月的阳光洒向大海,天津港码头巨轮缓缓靠泊,数十台智能水平运输车来往穿梭,这座百年大港正在经历蝶变新生,天津这座因港而长兴的城市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港口与城市的融合之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天津如何把港口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关键之举是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这其中,港口做大做强是基础,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浓厚的港口城市文化环境是支撑。

树立“大港口、大开放、大循环”理念,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豪情满怀间、踔厉奋发中,一个个新气象新变化扑面而来。

以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

走进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眼前的全自动四绳轮胎吊场桥、电动集卡和远程操控岸桥密切配合,将集装箱安全快速运至码头前沿吊装到船舶上,满载货物巨轮将出海驶往大洋彼岸。与几年前相比,这里的智能化水平和装卸效率大幅提升,创下了多条国际远洋班轮航线作业效率新纪录。

“去年,码头实现了一个泊位自动化作业,今年计划再改造13台岸桥、40台场桥,估计明年上半年就能实现整个码头从传统人工向全自动升级。”正在码头边指导岸桥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李强对记者说。

码头另一边,3台总装机容量15兆瓦的分散式风电机组正在架设着。设备投用后,这里将成为天津港又一“零碳码头”。

与此同时,在天津港北支航道另一侧,一台台七彩涂装的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巍然耸立。在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场区内,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两座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满足整个码头的清洁能源利用。

“2022年以来,随着5G、北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和现场作业加速融合应用,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平均单桥效率提升20%以上,单日最高作业线开线量已达满线12条,不断释放作业能力。”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企业负责人杨荣说。

今年1月份,天津港实现首月生产“开门红”,完成货物吞吐量3996.78万吨,同比增长1.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3.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

正在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对记者说,“近年来,天津港还大力推进津冀港口协同发展,与环渤海12家港口共同发布联合服务倡议,强化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经贸联系互动和生产要素流通,天津港将持续深化港区与‘津城’‘滨城’城区协同融合发展,促进港产城功能的有机融合,形成业态丰富、产业适配、要素集聚的港产城格局。”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是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点。在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上做出的探索,往往能催生技术的革新、业态的丰富、产业的适配。

对此,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认为:“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建成使用,除了提升自身作业效率、减少排放之外,还为风电、光伏、新一代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等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港口向智慧化、绿色化纵深方向发展,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产生,以及产业升级都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有利于把港口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产业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形成高端产业集群,提升天津的区域竞争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应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推动建立津冀组合港管理机构,优化区域集装箱、大宗散货物流运输布局,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并在举办航运类国际博览会等方面予以支持。”

同时,聚焦数字航道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秦斌表示,数字航道建设,作为水路交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港口的数字航道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与内河数字航道相比差距较大。对海港数字建设的规划,能够真正降低水运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秦斌说,“希望通过天津港的数字化升级,提高聚集效应,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吸引更多京企落户,来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港产叠加赋能 驱动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港”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产”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35个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是以港兴市发展起来的。港口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聚焦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天津正于探索中按下“快进键”。

在天津经开区,经过多年建设,以南港石化产业为代表的临港产业已成集群化发展趋势。大港港区已建成码头泊位21个,2021年实现吞吐量超1300万吨,目前大港港区10万吨级主航道可实现全天通航,LNG船舶空载夜航也即将实现。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前不久,中心渔港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为我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地现已建成冷库库容93.8万立方米,聚集了中农批、优合、骏和实业、中渔置业、海世盛通等13家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涉及冷冻储藏、食品加工、国际贸易、分拨配送等多个领域。

由港而生,依产而兴,经过31年快速发展的天津港保税区也已形成“三区两港”的空间布局,管理空港、临港、海港三个片区,坐拥天津港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海空两港口岸资源。形成了“4+2+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以现代服务业和贸易业为主要支撑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在东疆综保区,依托港口优势和产业先发优势,2022年,这里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高质量发展,累计发运58列。全国首个自贸区内综保区外保税维修项目、全市首单保税艺术品展示拍卖以及矿产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落地,中储陆通分类监管、兴东进境粮食和植物种苗监管场地等资质顺利获批,智慧综保区启动建设,东疆连续两年荣列全国“双A”综保区。

东疆综合保税区第2000架融资租赁飞机

为实现区港联动、高效协同,东疆与天津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支持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三年行动计划”。2月17日,河北区与天津港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天津市首个“港产城融合政务服务专窗”落户河北区政务服务中心。

专窗的设立让河北区以及京冀企业更加便捷地使用天津港的服务资源,实现市区企业港口业务“就近办”。同时,也为天津港拓展业务开辟了新的通道,助力天津港由“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变,有效强化港产城合作联动。

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群芳争春”。港产城融合发展积蓄的合力,正如利刃破竹般释放出“聚变效应”,让港、产、城多层次融合发展。促进港产城功能有机融合、相互赋能、良性互动的要素已“万事俱备”。

“未来,滨海新区还将针对优化完善港口设施平台、港口产业支撑、港城空间布局、港口营商环境等方面,部署重点任务,重点推进石油化工、海工装备、保税维修、跨境电商、邮轮旅游、融资租赁、冷链物流、品牌会展等港口产业发展,建设港口兴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王光军说。

宜居宜业 打造深度融合世界级港口城市

1月中旬,“滨城”核心区“于响”片区开展高质量推介,发展方向之一便是打造航运服务聚集区,形成产业邻里,支持设立特色航运金融机构。几天后,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城市更新项目获全国推广,盘活海港区域6.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存量资产,推动老旧项目更新迭代。

在轨道交通B1线金临道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车站整个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指着线路图,滨海新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张照宾说:“根据已批复建设规划,滨海新区范围内建设B1、Z4、Z2三条线路,其中Z4线2024年通车,B1、Z2线2025年通车。至‘十四五’末,三条线路将与地铁9号线初步形成以‘两横两纵’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成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动脉。”

在天津港周边,集疏港交通关键节点也在逐一打通。津石高速滨海新区段、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等去年通车,优化了“南进南出、北进北出”疏港体系。“目前,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西中环跨海河桥等工程正加紧建设,年内启动汉南路改建工程,并谋划储备一批集疏港交通关键节点打通项目。”滨海新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乔柏林说。

聚集“城”的要素,补齐“城”的短板,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提速,“津城”“滨城”交通将更加便利,双城间的产业协作将更加密切。

王光军说,为与天津市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做好衔接,滨海新区提炼出港口核心功能、支撑产业、外延环境3个港口经济发展层次,重点推进港航基础产业等9个链条、海工装备等4个临港共生产业和全域旅游等3个依存产业发展,形成前港、中产、后城的产业集聚发展及职住平衡空间布局。

依港口聚资源,依资源兴产业,依产业兴城市。在天津这片充满激情与希望的热土上,百里港湾风景如画,产业集聚“群贤毕至”,幸福城市温润人心。港产城融合发展赋予了天津更加丰富、深厚的内涵。

中新生态城海博片区品质提升项目效果图

站在新起点,整装再出发。一座港产城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初露峥嵘,一幅令人憧憬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