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3-01-03 22:58
津滨网讯(记者 王梓 张倩 韩春霞)1月3日,参加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事业等相关领域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滨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周书洪委员: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 加强滨海新区水产种业发展
周书洪委员表示,滨海新区是全市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抓好水产种业发展,提升水产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对保障新区乃至全市水产品安全及良种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他建议,应该制定滨海新区水产种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方向、重点和措施,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发展。应该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收集一批种质资源纳入保护场保护,积极推荐相应遗传材料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还要重点摸清土著品种种质资源情况,加大珍稀、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收集力度,确保特色种质资源不丧失。建议建立天津渤海土著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加大力度开发渤海土著品种并加以保护。
同时,也要提升现代种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对此,建议出台相关育种人才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及科研团队,加快培育学科带头人。探索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安心扎根企业创业,推动企业育种技术创新。加大对企业自主培育新良种的支持力度;要完善提升良种繁育基地,培育现代龙头种业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升原良种场和苗种扩繁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现代龙头种业企业,提高水产原良种亲本供种保障能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育种联合攻关机制,建立和完善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原良种场和苗种扩繁基地资金支持力度。设立种业专项资金,建立产学研试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水产品育种研发中心建设;还要提升市场监管服务能力,促进种业健康发展。建议健全种业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对苗种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管,完善水产种业服务保障体系,会同种业企业开展新良种培育和原种保护,严格品种审定和市场监管,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种业信息化建设等多个层面,促进新区水产种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洪晓鸣委员:打造医疗器械产业招商人才聚集区
洪晓鸣委员表示,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各省市争相出台相关人才红利政策。在新一轮人才引进的竞争中,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全面增速与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矛盾日益凸显,招商人才短缺成为推进新区医疗器械产业中长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持证企业各环节专业性招商人才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优势项目落地新区,急需政府牵头加大医疗器械产业招商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
她建议,强化人才培养系统性。鼓励企业、高校和行业中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类联合设立医疗器械各方向职业教育,重点结合药监部门规定的持证上岗人员要求,同时增加企业实习期,通过开展系统性的职业培训,建设一支“懂行业+懂技术+懂招商+懂滨海”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政企引才合力效能。摸清区内现有医疗器械人才所属单位、专业、项目等信息,汇集各机构人才信息,形成新区“医疗器械人才大数据档案”,为打造医疗器械产业招商人才聚集区奠定数据基础。鼓励政企学研各类别人才引进渠道进行对接,加强高校和企业、医院和企业、高校和医院的人才平行对接和共享,由政府牵头助力打造产学研融通、医工结合的人才引进新模式。构建人才孵化“滨海”模式。
同时,她还建议邀请头部科研院所的领军专家针对医疗器械企业招商形势进行研判,将人才孵化方向与市场需求切实结合,着重提升人才在医疗器械招商信息服务和项目落地上的增值能力,建立符合新区医疗器械产业招商人才的孵化和评价机制。增强人才引进制度弹性。打破“先留才、后用才”的传统理念,在稀缺招商人才居住生活主体不在新区的情况下,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打造“以人才带招商、以招商带资本”为标杆的高质量、全业态医疗器械产业招商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完善人才落地配套方案。围绕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来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方案,摸清预引进人才以及家属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强化“政府-企业-人才”需求的三项对接,对于医疗器械产业招商领域的领军人才,形成“一才一议”的精准落地方案。
陈丽伟委员:弘扬繁荣“滨海文化” 助力滨城“二次创业”
陈丽伟委员表示,滨海新区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尤其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应进一步挖掘利用、弘扬繁荣“滨海文化”,丰富滨海人民精神世界,对激发“二次创业”激情,为滨城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积极意义。
他建议,应总结一个听得到、说得出的滨海文化特征体系,开动利用全媒体资源包括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街边广告牌等,以及短视频、微电影、专题片、纪录片、歌曲、戏剧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同时,编辑一套“知家乡、爱滨海”学习读本,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楼门,进机关进部队进车间,普遍发放,广泛宣讲,让滨海文化真正渗透到滨海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他还建议,建设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地标,作为提振民心鼓舞士气的旗帜。比如建设相关的爱国文化、工业文化的博物馆;以相关工业文化形态,在现有基础上命名一批街道、学校、公园;改造完善历史遗存建筑、海洋场馆等彰显爱国文化、海洋文化;建设各开发区纪念馆等彰显开放文化。打造几个拿得出、叫得响的文旅品牌,作为树立滨海形象扩大新区影响力的抓手。比如进一步推广大沽口炮台、塘沽南站等爱国红色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推广区内的工业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广天津港、东疆邮轮母港、国家海洋博物馆、极地海洋馆、妈祖文化园等海洋文化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广茶淀葡萄、崔庄冬枣等农业采摘活动;通过旅游、论坛、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滨海网红图书馆等场馆影响与吸引力;每年相对固定举办几个本土文化品牌文化主题的展览,并进行巡展;进一步推动滨海评剧、滨海版画走向全国。
此外,落实理顺中国新经济文学创作基地运作机制,建立滨海新区(中国)新经济文学院,出版发行《新经济文学》文学月刊,用文学艺术的影响力,用新经济文学品牌,在新时代中国标识滨海新区的新经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