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稿源:津云   编辑:李若怡   2022-10-13 18:44

1665649044512031852

津云新闻讯:10月13日,随着自动化岸桥将投产运营以来的第100万个标准箱,从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上稳稳吊起,装上近400米长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仅用时33个月,创下了从开工建设到完成100万标准箱作业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时最短纪录。

这座“智慧零碳”码头自2021年10月17日投产运营以来,已实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不同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智慧水平运输系统”复杂工况、特殊工况处理能力持续加强。

“目前码头已经具备接卸20万吨级班轮的能力,我们大家面前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就是全球最大的20万吨级的船。不仅如此,现在码头的单桥作业效率已经提升40%以上,外集卡平均滞场时间压缩至8.6分钟;设备平均综合单耗下降30%以上,居于行业领先水平;“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并网后,已供电2077万千瓦时,实现生产全过程‘碳中和’。”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业务总监王宇介绍说。

一场高起点的速度竞赛

创造一套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是无数中国港口人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从学习赶超到领跑全球,天津港集团以“智慧零碳”的全新模式,走出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开辟了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和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新路径,诠释着“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

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从一片荒滩上拔地而起世界智慧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一系列超前理念中推演出最优化的建设方案。从码头打下第一根桩开始,10个月,基本完成泊位建设;13个月,实现1号泊位联调联试;18个月,完成实船作业;21个月,码头正式投产;23个月,2台风力发电机并网发电;24个月,完成第一条外贸船舶作业;33个月,码头作业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在这场时与速的竞赛中,天津港破解13项世界难题,形成76项发明创造,创下了一连串震撼行业的纪录。

一场高频次的智慧迭代

如果说自动化码头“硬件”的日益完备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辛勤汗水,“软件”的日趋完善背后则是精益求精的创新创造。由于采用了超前的设计理念,各项技术门槛也同样“水涨船高”,特别是投产以来,面对现实作业中出现的各种工况和难以预见的突发状况,自动化码头的稳定运行必须经历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的复杂考验,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再次进行大幅度提升。

作为“智慧零碳”码头的“智慧大脑”,天津港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联通着码头12台岸桥、42台场桥、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涵盖10类人工智能算法和20个智能模块。任务分配、分级调整、差速调节、路口排序……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条件下,每一个环节的精进,系统处理的复杂程度都会指数级增长。

“就是在这种挑战下,技术团队从码头实际作业需求出发,在不到一年间对系统进行41次版本迭代,完成1125项功能优化。投产以来仅用8个月时间,便实现三个泊位五船同靠作业。仅用10个月时间,便创下“新明州70” 轮峰值单桥效率56箱/小时的纪录,再次攻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杨荣感慨道。

一场永无止境的创新突破

创新永无止境,突破永不停息。不断将“智慧零碳”的优势转化为“硬核”实力,天津港集团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智慧港口创新联合体,集成“中国智慧”,致力创新突破。2022年3月,由天津港集团、华为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项目,荣获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全球移动大奖—“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智慧港口项目。8月,天津港集团携手华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头部企业成立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以港口为依托,深入开展场景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产学研用生态体系,打造港口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更多“中国范例”。

接下来,天津港集团将以更新科技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加强5G、北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港口深度融合,以自动化码头2.0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推进天津港数字化转型。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大力推广风能、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零碳港区”“零碳港口”,继续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