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崔庄古冬枣园 感受农业文化遗产的魅力

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2-06-24 17:43

津滨网讯(记者 张广艳 报道 戈荣喜 周明健 摄影)夏日阳光下古冬枣树枝繁叶茂,历经数百年沧桑,绿叶间依旧开满繁盛的枣花……这是记者在崔庄古冬枣园见到的景象。6月24日,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第一届枣花节暨天津市乡村传统文体项目展演活动拉开帷幕,向世人展现崔庄古冬枣园蕴含的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价值。

1656057868387077984

2014年,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被农业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始创于明朝的崔庄古冬枣园,至今如何影响并推动着农耕生产?古老的农耕文明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在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第一届枣花节上,记者走进郁郁葱葱的崔庄古冬枣园,探寻背后的答案。

古树为凭见证崔庄历史变迁

相传明朝弘治年间,皇后张娘娘酷爱家乡的“崔庄冬枣”,留下“张娘娘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目前,崔庄古冬枣园有600年以上的古冬枣树168棵,400年以上的冬枣树3200余棵,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

1656057877367043046

悠久的冬枣栽培历史奠定崔庄作为中国冬枣栽培发源地的特殊地位,而大片茂密的古枣林则构成崔庄村古朴独特的自然景观氛围,也为冬枣文化的深度提炼与演绎提供基础。

为保护好这个重要的国家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崔庄村开展古枣树保护性复壮改造工程,让古枣树重新焕发青春。记者注意到,600多岁的古冬枣树仍然根深叶茂,树身虽以斑驳,但古树不见半点老态,开满枝头的米粒般的枣花就是最好的见证。

1656057888094006767

“多年来,崔庄村在各方支持下,对古冬枣园进行抢救性复壮。同时,《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保护与发展规划》(2013年——2022年)制定出台,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古冬枣树除草、修剪、病虫防治等一系列养护措施,对古冬枣园进行有效保护。数字化的古树身份证和智能化土壤、气候监测设施,也为古冬枣树健康生长保驾护航。”崔庄村党支部委员徐林成介绍说,有的600年古冬枣树到现在,每年还能结上百斤的冬枣。

护好遗产推进共赢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更好传承。凭借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农业文化遗产正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遗产地则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滨海崔庄古冬枣园的发展轨迹无疑也证明遗产地其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巨大潜力。依托天津崔庄古冬枣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和“崔庄冬枣”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崔庄大力发展冬枣旅游产业,皇家枣园随即建成。名气大了,游客多了,冬枣销量也随之攀升,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通过多年的探索,崔庄村走出一条集冬枣种植、加工、旅游采摘为一体的融合发展道路。同时,太平镇正在推动崔庄村探索“产业链融合”新型模式,打造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徐林成告诉记者,过去崔庄冬枣名气小,村民经常遭遇卖枣难、卖枣贱的窘境。在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后,崔庄加大对古冬枣园的宣传力度,并对古冬枣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包装,不断打造品牌知名度。“现在村里建成古戏楼、博物馆,规划采摘、观光路线,办冬枣采摘节,枣树成为崔庄村的支柱产业,枣农的腰包也更鼓了。”

焕发优秀农耕文化新活力

徐林成透露称,新的古冬枣园保护与发展规划(2022年—2032年)正在加紧筹备制定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出炉。“新的规划将融入数字化管理模式等新内容。未来,我们通过科学制定古冬枣园管理办法,让古冬枣园持续焕发新生。”

崔庄古冬枣园的发展仅是本市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滨海新区、津南区成功申报 “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 和“天津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被列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本市指导遗产地扎实落实保护与发展规划,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稳定现有种植规模,推进产销衔接和“农文旅”融合,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强化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措施,有效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1656057894223053924

下一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将按照乡村振兴“三美四乡”建设部署,进一步加强与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横向协作以及与区、镇、村三级的上下联动,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加大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力度,为天津乡村全面振兴增活力、添动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