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2-06-18 20:26
津滨网讯(记者 王晶)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表彰决定,授予天津市滨海新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这是团市委授予全市基层团组织的最高荣誉。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备受瞩目,从去年的“滨城大筛”到年初下沉支援抗疫,新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的青年干部们全情投身疫情防控,相关事迹被中央媒体报道转载,反响热烈。无论下沉支援,还是本职工作,他们都在各自青春的赛道上努力跑出最好成绩。日前,记者与9名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对话,从个体的侧影中,还原这个青春向上的基层团组织是如何炼成的。
在集体中成长 感受如家温暖
济南姑娘杨芳辰工作不足4年,还是个小“萌新”。初入职场就进入纪委监委的队伍,面临的不仅是角色的转变,还有生活环境的转换。身处积极健康的集体中,杨芳辰一直很有安全感:“我和滨海新区真的有缘,刚来的时候就很适应这里的水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特别亲密,让我完全没有背井离乡的感觉。”
也许是特别的缘分,事业和家庭的“羁绊”在纪委监委的工作中竟然实现了和谐的统一。采访中谈到“家”的话题,杨芳辰坦言,其实自己的老爸也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平日里‘老杨’和‘小杨’的互动在我看来是一件浪漫又感动的事情。”父女都是纪检人,交流时的共同语言自不必说,更为难得的是,每一年的家书,都会带来父母的牵挂、嘱托和期待:“爸妈无法每时每刻陪伴在你的身边,单位是你遮风避雨的屏障,是你对外交往的平台,要维护好自己的平台。感谢那些给你传道解惑的人,他们的指点迷津,使你能够站高看远,在这美好的时代,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选调生,大港地区本地姑娘彭勃早早就选择走上选调生这条路,目前正在中塘镇南台村工作,“在求学路上,知识的积淀给我了力量,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成为家乡建设的一份子”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研究生阶段转向公共管理专业,专业所学和这两年社会实践让她对如何看待社情、民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村里锻炼,我的很多工作都是面对老百姓开展,如何让老百姓能听懂、接受你的话,里面都是文章。从象牙塔走出来,我感觉自己真的接了地气。”尽管还没有正式回到纪委监委工作,但彭勃坦言,南台村的宝贵工作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基层工作真的锻炼人,农村的情况更加复杂,村委会里很多前辈带着我,让我学到了太多。无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通用的本事。”
陈林是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书记,作为团委中少数的“80后”,陈林既是年轻同志们的同事,也像他们的“老大哥”。在陈林看来,一方面组织上给予了年轻人很大的发挥空间和锻炼机会,而以杨芳辰、彭勃为代表的“95后”纪检监察工作者们在学习中快速进步成长,也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相信未来,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纪检“她”力量 能顶半边天
“我们这里的女同事都是‘女汉子’,尤其已婚的女同志,都是‘时间管理大师’。”谈起团队中的女同事们,团委书记陈林这样告诉记者。在女性话题越来越火热的当下,职场女性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在滨海新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记者就见到了这样一群英姿飒爽、稳重坚定的女性纪检人,她们以女性独有的坚韧与细腻,撑起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半边天”。
你有没有见过凌晨4点钟的月亮?隆冬时节的晨起最是难熬。凌晨3点半,孙彤床头的闹钟准时响起。凌晨4点钟,她已经准时出现在北塘某社区的核酸检测筛查现场,今年1月的那一轮下沉社区工作中,有四次,孙彤都是早上四五点钟就到岗,顶着严寒工作,晚上11点多才“收工”。
丈夫在河北也从事电力工作,轻易不能离开岗位。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孙彤,遇到这种下沉社区的工作时,总会率先报名:“我们室里很多同事都有小孩,又工作又带孩子挺不容易的,我是‘单身’,多干点没事儿!”新冠疫情的阴影还没有过去,虽然与丈夫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但由于各自奋斗,这对“95”后新婚夫妻目前只能遥寄相思,聊到这里的时候,直率的孙彤动情地讲:“相信疫情一定会退散,在此之前,先让爱情退一步。”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付雨婕就是传说中的“妈妈是超人”,担任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副书记,付雨婕不仅常年保持满载的工作量,还是工作中的多面手,纪委监委宣传部的工作、支部党建工作、抽调巡察工作……每一件都梳理得头头是道。而另一边,两个孩子中,哥哥5岁,妹妹不到3岁,正是黏人的年龄,近期由于疫情原因,幼儿园取消线下授课,工作时间付雨婕不得不拜托家中老人帮忙照料孩子。在付雨婕看来,作为一个职场妈妈,难免在陪伴时间上有所亏欠,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希望孩子们能以工作中的妈妈为傲。“现在天气暖和了,打算有假期的时候带孩子们去露营一下,希望带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
硬核抗疫 使命必达
那么,工作第一年就与新冠疫情正面对撞是一种什么感受?
作为同为1997出生的滨海新区纪委监委青年干部,刘继坤和金宇飞,在新冠疫情发生最危险的时刻,就冲在一线,与病毒直面较量。
2022年年初,新冠疫情再次发生,作为团队中的年轻小伙子,刘继坤和金宇飞毫不犹豫地报名下沉社区。没想到第一天报到,就遇到了阳性病例。“当时我们是去津南某小区支援当地社区工作,那个小区非常大,住户数量也很多,我们每两位同志负责一栋楼宇,结果我负责的楼宇就出现了阳性。”
首波疫情来势汹汹又毒性极强,大家都陷入了未知的恐惧,说不害怕是假的。“当时瞬间脑子就有点懵,但可能我有点粗神经,也没思索太多,危险的活也要有人干,我们来了,就没想过放弃。只想着配合好医务工作者,做好自己分内事。”金宇飞告诉记者。
2021年,天津倡导就地过年,忙碌了一整年的刘继坤立刻响应号召,尽管对家的思念无比浓烈,但他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能够为防疫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很有意义。”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今年已经是共同抗疫的第三年了,从2020年的毛头小子到如今游刃有余,刘继坤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员”。
2022年年初,津南区的疫情反弹,刘继坤也再次下沉,负责津南区辛庄镇各小区的样本转运工作。只要微信工作群发出转运指令,他就和同事立即出发,奔赴指定的采样点。“基本上一直在路上,最早5时就来待命,核酸检测一开始,我们就正式‘上岗’,晚上要等所有人都检测完,样本全部送出去,才能收工,一天至少跑50趟次、打包上千管样本。”装样本的箱子有大有小,能容纳50到100多个试管,满了就得送,不能等,早些送去检测,就少些传播风险。为了节省时间,刘继坤尽量少喝水,怕上厕所影响进度;吃饭也没固定时间,毕竟有时在运送途中,又会传来新的指令。
疫情当前,纪委监委的青年干部们深入抗疫一线,累计共派出了几十人次下沉社区。他们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指令一出,使命必达!
办案尖兵 从心战中历练蜕变
“90后”的青年干部荣蕾和鞠梦菲都有借调到上级工作的经历,在采访中,他们都深感,通过借调锻炼,不仅拓宽视野,增强了业务能力,更磨炼了意志,锤炼了作风。由于工作性质,两人都无法分享惊心动魄的案件故事。但在采访中,荣蕾和鞠梦菲都不约而同地聊到了“心战”的话题。
“痛并快乐着”,谈及办案时的工作状态,荣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上级工作,无论眼界的提升,工作模式的转变,办案节奏和方式,以及业务能力的锻炼,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挑战。”虽然外表仍是个小姑娘,但工作中的荣蕾还真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虎劲儿”,在一次赴上海的外调过程中,截到了差一点就要跟丢的嫌疑人,荣蕾竟然毫不犹豫地冲到了汽车前……好在最终车停人安。但也经此一役,“拼命三娘”成为了荣蕾的新昵称。凭着这股冲劲,荣蕾后来从外查转入内审工作,“那几个月,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都在做笔录,醒着的时候就不断复盘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每一天都在逼迫自己成长。”
与荣蕾一样,只要投入案件,鞠梦菲经常变成同事眼中的“失踪人口”,可能好几个月见不到本人。最长的一次,鞠梦菲曾在留置点连续工作了六个月。“体力的辛苦是一方面,不能与家人见面,同时由于工作特殊性,内心的很多感受也没有办法与亲友分享。”鞠梦菲告诉记者,有一次办案的地点比较特殊,他与同事最长3个月没有理发,完结的时候家人几乎都认不出自己了。
办案的过程中,鞠梦菲曾遇到过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有的嫌疑人会许以利益,承诺只要高抬贵手,以后必有“回报”;还有嫌疑人掩盖欺骗,想从自己身上挖出些情报信息,每次谈话都相当“烧脑”;让鞠梦菲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的嫌疑人堪称“演技派”,甚至一度会让自己质疑“抓错了人”。鞠梦菲坦言:“每一次进入专案组的经验,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纪检人,最重要的是守住底线、守住自己的心。”(区纪委监委机关团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