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守“沪”57天 今日滨城“大白”凯旋

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2-05-29 23:19

1653828951122005871

新区援沪医疗队部分队员抵津合影

津滨网讯(记者 孔一权 杜红梅 贾磊 戴枭翔 摄影报道)上海此轮疫情的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滨海新区的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和天津市号召,纷纷报名参加天津援沪医疗队。5月29日,240名援沪的新区医疗工作者乘坐班机返回天津(有两人因身体原因已提前返回),滨海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派出专人进行接机,将这些胜利回归的“白衣英雄”们接往隔离酒店,开展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

1653828951482017491

4月3日,为全力支援上海市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市卫生健康委部署安排,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从21家二、三级医院选派医生40人、护士200人以及领队2人,共242人组成援沪方舱医疗队火速驰援上海。抵沪后,医疗队立即召开队长、副队长会议,打破医院之间的界限,第一时间成立医疗组、护理组、感控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5个工作专班,统一在滨海战队下面,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在入舱前进行全员应急演练分组及协作。同时,来自新区的医疗工作者们还组建了独立的“核酸战队”,承担天津队所有舱内患者的核酸采集工作,队员之间相互采集练习10次以上,确保完成任务。每天进舱队员110人次,派出医护人员1400人次,共采集患者55095人次。

1653828951727058324

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援沪医疗队出征

“4月3日,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派出18名医护人员,全力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滨海新区援沪医疗队负责上海最大方舱——新国际博览中心N1、N2、W4、W5四个方舱全部患者的鼻咽核酸采样任务,还参加了救治重症新冠病例定点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新冠患者救治等工作。”在上海抗疫一线,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援沪医疗队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身为领队的院门诊办主任李章一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第一次党支部会议在紧张的医疗对接、防护培训的间隙举行。“在入舱前,全体队员不仅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包括穿脱防护服、防护知识、工作流程,还要进行多次鼻咽拭子采样模拟训练,为了让采样保质保量同时尽可能减少被采人员不适感,每个人都当了几次‘采样对象’。”随后,党员先锋队在第一时间进入方舱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队员到达方舱后,根据地标指示准时进舱。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进入舱内,与驻地工作人员做好核酸采样前的各项衔接,开始了通宵达旦的核酸采样。先锋队快而不乱,保证采样质量的同时,做好患者秩序的维持及情绪安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近1400人的鼻咽核酸双采任务,结束工作时已是凌晨4点。

1653828952326096029

1653828952482053310

滨海新区援沪医疗队员在上海抗疫一线工作

4月22日开始,新区的医疗工作者们又开始参加上海社会面清零行动,先后三次进入上海市各社区进行大筛工作,派出医护247人次,共采集标本78905人份。4月22日至5月13日,天津援沪医疗队进行方舱患者治疗与护理。滨海新区援沪医疗队同时派出2支队伍分别独立值守两个舱的同一班次,截止到5月13日共派出医生197人次,护理951人次,共进舱值守60班次,每班次6小时,入舱到出舱耗时10小时左右,加上往返车程1小时及返回后清洁,一个班次实际投入时间11小时以上。但在忙忙碌碌的方舱内,总有让人温暖的小故事持续上演。“冰墩墩助力 上海加油”“同心守沪 中国加油”“胜利的曙光”……泰达医院援沪队员吴静忙里偷闲时在舱内隔板上画下的一幅幅涂鸦,不仅打消了方舱内的沉闷,也让舱内的人员感受到了来自滨城的温暖。“作为护士,就要带给患者万缕春风,让患者消除忧伤和沮丧,给他们安慰和希望。”当厚厚的隔离服下汗水浸透了衣背,吴静却还是乐此不疲,舱内患者一句“感谢天津滨海”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1653828954436059190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援沪医疗队员合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多月来,我们见过凌晨三点的黄浦江,吃过下午三点的午饭,穿过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顶过炎炎的烈日,还曾冒着狂风暴雨奔赴方舱,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苦和累,更没有一个人止步不前。泰心人的队伍从来都是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队伍。援沪的日子里纵然有风险、有困难,但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那一个个瞬间像冬日火焰、像海上灯塔给予我们力量,指引我们前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四楼护理平台护师华冰感慨地说,能够成为援沪医疗队的一员,是领导对她的信任,也是她的荣幸。从春寒料峭到鸟语花香,回想接到援沪任务的消息好像就在昨天。

1653830508738073077


泰达医院援沪队员吴静手绘

对于作为2020年天津市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队员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护士长李雯来说,这次援沪有着更深切的感受。“初到上海,我深刻感受到上海的疫情跟2020年武汉疫情有所不同。奥密克戎的传播途径和隐匿性更强,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从外围感控还是舱内感控都丝毫不能马虎。为大家培训考核穿脱防护服、做好酒店房间三区划分……作为在武汉前线火线发展的党员,作为小组的感控组长,我深知责任重大。经验告诉我: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每次看大家穿戴完毕防护服,李雯总是喜欢给战友在防护服上写上他们的名字,这个小小的“仪式感”就像写上对他们的深深祝福,也像是怀着必胜的决心一次次向新冠病毒宣战。“疫情防控就是集结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定全力以赴、逆行而上,个人得失与国家利益和安危相比,微不足道。”李雯说。

1653835201870078802

1653835472072008849

援沪返津的大巴车抵达新区隔离酒店

1653835329738096543

来自泰心医院的李雯曾经也参加了支援武汉抗疫

历经50余天的奋战,天津援沪医疗队迎来归家的日子。29日,不少援沪医疗队的“白衣勇士”迫不及待地向家乡的亲朋好友报告归程。李雯也高兴地在朋友圈向大家汇报:“第57天,四月踏春而来,五月踏夏而归,有幸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有意义的事,去无畏,战无懈,归无恙,圆满完成援沪任务,我们回来啦!”在援沪医疗队队员的心里,在飞机落地的那一刻,除了凯旋而归的喜悦,更有战胜疫情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新区援沪医疗队伍参加了援沪医疗队的全部类型工作,零感染、零死亡、零投诉,太棒啦!”李章一自豪地说。 

1653835503945018842

1653835503554005662

1653835883530014758

1653835503554010432

如今,上海疫情得到明显有效控制,滨海新区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们也正式返回,在新区的隔离点内,他们将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其间,除了要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测之外,还会每天进行六次体温检测,连续七天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如无异常,在解除隔离前24小时之内,也就是第14天还会再做最后一次核酸检测。之后,这些凯旋的“白衣勇士”们就可以正式踏上回家的路程了。(部分照片由滨海新区援沪医疗队提供)

可爱的滨城“大白”,你们辛苦!

可敬的“白衣英雄”,欢迎回家!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