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白璐 2021-10-29 15:58
津滨网讯(记者 戴枭翔 报道 张鹏 摄影)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滨海新区塘沽上海道小学立足“让生命蓬勃于创造之中”的教育理念,依据学段特点和学生成长需要,充分融合学生和家长意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这些台灯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感觉自己好有成就感,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真心让我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了。”塘沽上海道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宸嘉感慨道。近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老师们来到塘沽上海道小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同学们积极参与,手脑并“思”,收获颇丰。记者在五年级的教室中看到,老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发光二极管”和“蜗杆传动”的相关知识。随后,同学们开始组装钟表底座和支架,连接台灯电路,经过不断调试,从不断失败到最后成功,在场的同学们不仅经历了内心的起伏,更体现了小手带动大脑不断思考的过程。而在六年级的教室中,同学们刚刚完成了中国传统吉祥挂件的制作。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中国结”均有一根绳从头至尾编制而成,一根小小的绳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美好祝福和心愿。此次学校把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到学校的课后服务当中,旨在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劳动实践能力,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据了解,本学期开学之初,塘沽上海道小学就召开了“双减”工作会,确立“学校课后服务一定要建立在满足家长需求、促进学生成长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做好主动服务工作,主动靠前,主动建议、主动消除家长的疑虑和顾虑;一定要让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让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课后服务工作宗旨。同时,在课后服务中,塘沽上海道小学既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考虑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每天进行的两小时优质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开设个性化学业辅导课程,“把作业留在学校,把兴趣带回家”是课后服务工作的目标,更是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承诺。学校以教研活动为依托,要求语、数、英教师每周初进行教研,在统一进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研讨和协调,对作业内容的质和量做好严格把控。同时,开设个性化兴趣课程。学校发扬“八个创造习惯”学风,设置个性化课程,如书法、健美操、篮球是学校社团的传统项目,“手在思考”是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新增内容,也是主打和特色课程。
此外,每月的第二周,学校还会通过问卷进行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的一个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家长、学生的需求,修正工作;另一个目的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了解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放学后的去向,宣传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实行层级管理,学校、教学组、年级组层层管理,责任细化到每个人,力求通过每位教师的努力,为学生保驾护航,让家长更安心。
“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学校探究教法、优化学法,以多元化评价为主导,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完善落实五育课程,助力提高课堂质量。润德、启智、强体、塑美、劳育是个性化课程的五个发展方向。‘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今后,学校仍将坚守教育初心,把‘双减’工作抓实抓细,将课后服务工作做得更用心、更暖心,让学生和家长切实感受到课后服务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塘沽上海道小学校长周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