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网讯(记者 董欣)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那么,什么是脑卒中?它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孙瑞兴。
据孙主任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识别脑卒中呢?据孙主任介绍,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可防可治,可以根据“中风120”“BEFAST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
“中风120”口诀:“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BEFAST口诀”:“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是指时间,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表现,可能出现卒中,那么不要等待症状自行消失,请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预防脑卒中,我们要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据介绍,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治脑卒中。比如在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度增强体育锻炼、戒烟酒、避免久坐、防止过度劳累等,如果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定期到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