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共享清朗网络空间

稿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李若怡   2021-10-17 19:24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网络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亿万网民的一件大事。网络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两组辩证关系:一是共建与共享的关系;二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

10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办,大力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网络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亿万网民的一件大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发展进入快车道,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法治基础不断夯实。同时,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但是,网络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享受万物互联带来的全新体验和高效便利的同时,在网络安全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新风险和新挑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个人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受损。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两组辩证关系。

一是共建与共享的关系。正如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所揭示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网络安全,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学习和掌握更多维护网络安全的知识、技能,集众智、聚众力、同参与,共建共护共享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

二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信息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培育和推广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200003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